蘇東坡貶謫海南之時,同其子吃蠔。
蠔肉醇厚鮮香,蘇氏父子吃得不亦樂乎。
其后,蘇東坡叮囑兒子不要把蠔肉鮮美的消息外泄。
以免京城官員爭相貶謫至海南,分我美味。
蘇東坡是一個文化巨人。
是一個可以比肩亞歷士多德和達芬奇的全才通才。
其文,其詩,其詞,其書,其畫,有宋一朝,皆稱天下第一。
然而,這樣一位千年等一回的曠世奇才卻有著劫難,坎坷,挫折的一生。
二十一歲,母殞。
二十九歲,妻殞。
三十歲,父殞。
三十八歲,被貶。
四十三歲,入獄。
四十八歲,兒殞。
五十三歲,又貶。
五十七歲,妻又殞。
五十九歲,妻又又殞。
六十五歲,己殞。
面對命運憂患多舛,人生顛沛流離。
東坡沒有長吁短嘆,消極悲觀。
沒有彷徨,失意,壓抑,落寞,更沒有輕生厭世。
而是從容坦蕩,豁達不拘,穩重堅忍,樂觀積極。
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到謫居失勢的戴罪犯官。
從風波迭起的宦海到進退沉浮的人生。
他始終氣定神閑的淡泊與豁達。
貶杭州時,他寫:故鄉無此好湖山。
貶黃州時,他寫:好竹連山覺筍香。
貶惠州時,他寫:日啖荔枝三百顆。
貶譫州時,他寫:九死南荒吾不恨。
一蓑煙雨任平生,天涯何處無芳草。
他始終苦中作樂,風趣幽默,超凡脫俗。
始終充滿生活情趣。
其實,面對苦難,是得抑郁癥,還是淡然處之。
足以顯示其人的心胸與格局。
蘇東坡身處狗茍蠅營,卻風光霽月。
歷經種種磨難,仍天真豁達。
其實這就是蘇東坡獨特的瀟灑的與世界相處的態度與方式。
境由心生。心態決定人生的態度。
苦難人人不可免,但能把苦難烹制成命運的美味的才是高手。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但,苦難不是人生的全部。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 ? ? ? ? ? ? ? ? ? ? ? ? ? ? ? 火柴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