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忘情水灑湘江
本小姐姓胡,湖南吉首人,九零后,正值當嫁之年,年前老媽與我來個約定,回家不相親,才把我騙回了老家過年。到家年前果然老媽言行一致,一家三代人,大家都開開心心地過大年了.到了初四,老媽臉上的喜悅暗藏了一些狡猾,說我高中的那個同學今天要來看看我,是個男同學.說出他的名字,我倒還是記得的.來就來吧,我也閑在家,可以”三打一”,剛好少一個人.吃飯時真的來了一個人,可以叫我的名字,我絞盡腦汗也想不出這個是我的男同學.飯后男同學約我到他家去玩,老媽也極力贊成.不認識,去他家,這不是相親吧?親愛的老媽,我還沒有玩夠,就想把我”外賣”.不干不干,堅決不干。閏蜜是個北漂,沒有回家過年,打電話給我,要我去北京玩.想瞌睡就來個枕頭,剛好好脫身,帶表妹,一行兩人,初五的下午就在長沙登機,去北京了.操心的老媽帶一臉的無奈目送我們上了飛機.
南方的女孩,象我這樣,從來沒有去過北京,這個時候去北京,當然是很冷,聽說明天會冷到零下6度.我都從來沒有經(jīng)過這種惡劣的天氣.一下飛機,走出目的大廳去打的時候,才感覺這北方的冷,其實也跟南方的2度差不多.只是感覺是干冷,感覺不到有一絲水分的存在一樣,哪怕是一點雨也沒有下.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我們就在北京的后海邊住下了.
這么冷的天,我才不會一定實現(xiàn)”不到長城非好漢”,到長城上凍得嘴唇烏黑.這幾天就在這里逛逛后海,也是不錯的玩法.
說到海,我的腦海里是多么遼闊多么美麗的海.后海也應該這樣吧?我就住在后海邊,推開窗看海.南方人看后海,總覺得這個后海充量還沒有老家山那邊的一個水庫大,這也叫海?一弘清池差不多.真的好佩服北京人的想像力.后海的水看起來不很深的,岸邊都是用中式漢白玉石欄圍砌,細條的垂柳拂岸.這是后海給我的第一印象.
走在后海邊的大街上,街上的人很少.因為回家過年,只有老北京和少得可憐的外地人守在這里.后海外的北京,特別是三環(huán)以外的北京,高樓林立,大氣磅礴,現(xiàn)代風味十足.后海這一帶是原汗原味的老建筑,周邊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為它鋪陳著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在這里走一走,看一看北京的胡同文化,讓我映像深刻,依然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縮影,依然能咀嚼那似乎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如今的四合院,很少住平民百姓,要么是旅游的景點,要么富人的投資置業(yè).我只能從門口路過,無法看到里面的陳舊和風格.
象我這樣的女生,對于有點歷史的東西,只是有點走馬觀花,不是那么在意.倒是對后海這一帶的酒吧文化比較鐘情.這幾個晚上,我們在不同的酒吧,感受不一樣的風味.西北的民謠,河北的梆子,等有北方特色的文化,在酒吧里后的表演挺多的,《走西口》唱得有板有眼,情深意濃;《山丹丹花開》也讓我能感受到大西北粗曠的愛情表白,當然還有好多好多挺好聽的北方民謠,據(jù)說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從這里挑過草根明星,做了一些節(jié)目。我們一邊胡吃海喝,一邊盡情欣賞,融入了酒吧文化里,倒是忘記了北京的寒冷.
白天,行走在大街,那些后海邊邊的柳樹,沒有一絲絲綠葉,千萬枝條象亂寫的線條掛在天空.晚上,我們不懼北京的寒冷,花了四十多分鐘,圍著后海兜了一個圈,雖然天冷,但后海的夜空是有熱鬧的,那些暖色的燈光來裝飾后海的夜晚,水里的燈光倒影交相輝映,讓我們感覺到了后海夜里的熱情。
今生眷念的北京后海,走在后海后,才知道它對于我來說,也只有四合院的古舊和西北的民謠集薈值得回味.
留下這一段美好的回憶,寫在我青春的文集里,若干年后,再翻出看一看,回味也是相當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