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一之源(1)
? ? ?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澀。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皆不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 ? ? ? ? ? ? ? ? ? ? ? ? ? ? ? ? ? ? ? ? --------陸羽
? ? ? ? 譯文:茶是中國南方出產的一種優良木本植物。樹高有一尺、兩尺甚至幾十尺的。在巴山峽川一帶,有主干粗到兩人才能合抱的茶樹,砍掉枝條,才能采到茶葉。茶樹的外形似瓜蘆木,葉子似梔子,花似白薔薇,種子似棕櫚,蒂似丁香,根似胡桃樹。(瓜蘆木,出產在廣州一帶,葉似茶,泡茶喝味道苦澀。棕櫚是蒲葵類植物,種子像茶籽。胡桃樹和茶樹一樣,都是根向土壤深處生長,碰到非常硬的土中瓦礫,才撐裂地面向上生長。)
? ? ? ? 古時文人有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國人從何時開始飲茶,尚無定論,不過從西漢時,已有關于飲茶的文獻記載。
? ? ? ? 東晉之后,安居江南的富庶之士,開始在青山秀水之間清談,茶本身的清雅內蘊,被一些文人發現,并將之作為精神寄托。到了唐代,茶的醇香淡雅,悠長余韻已得到世人的普遍認可。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在《采茶錄》里,記載了一則飲茶的逸事:晉朝畫家王蒙發現了茶之妙處,急于和人分享,便逮住誰就讓誰陪他喝茶。當時的士人還沒有完全接受這種高端飲品,有些人則根本無法忍受茶的味道。
? ? ? ? 唐代中期,甚至興起一種“斗茶”的風雅游戲。斗茶之風自唐代開始,至宋代達到高峰。宋徽宗趙佶對此項游戲樂此不疲,并寫了《大觀茶論》,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更是在《和章岷從事斗茶歌》中將“斗茶”寫得惟妙惟肖。
? ? ? ? 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茶就這樣淡然地在杯中微微漾開,參與見證著千百年來人間的繁華或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