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辦公桌上的臺歷又翻開了新的一頁,一抬眼就撞上了那個大大數字——“11”,差點沒亮瞎我的眼。
轉瞬竟到了11月。
腦海里,年初跨年倒數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怎么一眨眼就走到了尾聲。
知道光陰似箭,不知道箭速這么快。
此刻你是否與我一樣,想高唱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
唱完,麻煩再來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
年少的時候,總覺得時間太多,青春要揮霍,時光要虛度,聽不進去太多類似“珍惜光陰”之類的老話。
于是,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掉了,有時甚至要拉上朋友一同虛度時光。
可有句話怎么說來著,浪費別人時間,等于謀財害命。天吶,原來我一直在做這種勾當。
有很多道理,我也是近兩年才領悟到的。活了二十多年,才真正醒悟過來。
所以,今天決定與大家掏心掏肺地分享一番。
1、能花錢的地方就不要花時間。
這個道理,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認可不理解。特別是老一輩。
上一代人,生在一個貧窮的年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自然會特別看重金錢的意義。只要能節省一點錢,哪怕花再多的時間也值得。這樣的思想具有牢固的可持續性,以至于到了今天,即便經濟得到了改善,也依然沒有改變這種老思想,甚至還傳給了下一代。
比如,我媽會花一個下午去刷一塊地毯,不僅耗光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而且搞得自己筋疲力盡。
我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她,于是只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我后來就直接把那塊臟的地毯給扔了,買了塊新的。
干凈又漂亮,還不用費時費勁清洗,我媽省下來的時間,可以讀書看電影做美容,何樂而不為。
又比如,我朋友為了省一點洗車錢,買了一張團購券,驅車近10公里去一家偏僻遙遠的洗車店洗,來回的時間加上等待的時間,至少兩個小時。但他卻振振有詞地和我分析,去洗車店路上的油費和團購券加起來所花的錢,還是比在市區洗要劃算。
真的劃算嗎?我的想法不一樣,寧可直接把車放到單位后邊那家洗車店去洗,貴是貴一點,但是至少我不用等,下班拿車立馬可以開回家。
省下來的兩個小時,我可以工作、讀書、寫作,充分利用。看似多花了點錢,實際上賺翻了。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把錯誤的觀念扭轉過來,依舊會覺得能省點就省點。
可大家往往會忽略一點——時間就是金錢啊,我們應該更多的考慮,怎樣用省下來的時間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2、要專注,不要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聽上去好像特別節省時間。比如,工作的時間可以一邊聽音樂,寫作的時候可以開著QQ同時與多人聊天,聊微信的時候還可以一邊看劇,等等。哇,聽起來好像很劃算的樣子。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心多用伴隨而來的,是低!效!率!
工作的時候一邊聽音樂,腦子跟著歌曲跑,無法集中精神,效率自然不高;寫作的時候與多人網聊,兩個小時下來,大概就寫了幾百字,回頭一看發現錯別字一堆;聊微信的時候一邊看劇,猛一抬頭不知道劇情發展到哪里,又得倒回去重看。
以上情景,是不是特別熟悉?
對對對,不用東張西望,說的就是你了。
一心多用是無法節約時間的。相反,它會耗費你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當然,有些事情可以例外,比如一邊在跑步機上跑步,一邊聽音樂,這還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與一心多用相對應的,就是“專注”。
如今,專注不僅是一種可貴的品質,而且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當你專注的時候,你的眼睛、大腦、手等各個感官都會集中在你所做的這件事情上,并且在用最快的速度運轉。這種情況下,你做事的效率往往就比較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效率高了,事情很快就做完了,時間也就節省下來了。道理就這么簡單。
3、放棄一些無用的社交。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大家同樣都擁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卻好像可以比其他人多做好多事情?
答案的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我不愛參加社交活動。
除了好友偶爾的聚會以外,一般的約會我能推則推。試想想看,吃個飯看個電影,喝杯咖啡聊聊天,甚至有些酒肉朋友多的,還得喝酒唱歌直至夜深,一場社交活動下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沒有了。
當然,有人會說,很多聚會不去不行,不去人家就不當我朋友了呀。
我能體諒,但同時也在質疑,會以“要不要出來吃飯喝酒”這種標準來交朋友的人,他需要的是朋友嗎?還是一個與他同樣寂寞的“天涯淪落人”?
能做朋友的前提,是真誠相待、互助互愛。你的那些酒肉朋友,你真的覺得當你有難的時候他們會挺身而出嗎?不見得吧?
所以,大多數的社交活動,都是無用的社交。與其想要通過社交活動去結交朋友,試圖獲得四面八方的援手,不如先專注于提升自身的價值,去吸引他人向你靠攏。
優秀與平庸的差別,就在工作八小時以外的時間的利用上。你愿意利用業余的時間來讀書學習?還是愿意花在喝酒玩樂或發呆上?命運有時候真的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4、了解自己的狀態,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兒
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很多教條式的“時間管理”理論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在每個時間段的精神狀態不一樣,所以了解清楚自己更重要。
例如,有些人早上精神百倍,狀態特好,那么他適合做“晨型人”,早睡早起,利用早上上班前的時間把一天的重點給處理好。我準備考研的那段日子,即便再冷的天,也堅持早上六點起床,一天不落,因為早上思維清晰,學習效率高。
有些人早上精神頹靡,反而晚上思路更清晰,那就盡管晚睡晚起一些也無妨,利用晚上的時間去處理要務。
又如,有些人中午需要午休,所謂“中午不睡下午崩潰”,不午休的話一整個下午都無法集中精神,那就listen to your body,乖乖去午休。
但有些人中午是睡不著的,例如我。那也不用強迫自己睡,這種情況下硬去睡覺反而浪費時間。若是精神好狀態佳就利用午休時間來學習,若是狀態一般就看看閑書。
所以,在時間管理這件事上,真的沒有什么“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你了解清楚自己在各個時間段的精神狀態,有針對性地去調整,效果會更好。
以上,就是我的時間管理小tips,真的是傾囊相授,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2016年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好好想一想,可以用這兩個月來做點什么事兒吧。
你的關注和喜歡,是對我寫作的最大鼓勵,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