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摔跤吧,爸爸》,被譽為印度的“年度神片”,從登陸國內院線開始,在豆瓣的評分便高居9分不下。除卻電影中傳達出來的父愛,體育競技精神,勿忘初心,獨立,夢想,男權,宗教等價值觀念。
今天,我想談的是,興趣是門自我管理的技術,任何人下定決心,死磕自己,就能活得有趣。
1
電影中兩姊妹,吉塔和巴比塔,因一次意外和鄰居男孩打架,被父親發現了摔跤天賦,從此走上了摔跤之路的人生。天賦是很神奇的東西,一旦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里,可以采取“天賦”的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具備摔跤天賦的姊妹倆兒,最初面對摔跤時,也只是在爸爸的逼迫下,痛苦接受。調整爸爸的鬧鐘,弄壞訓練場地的燈泡,故意受傷,有意輸掉訓練比賽,借以逃避訓練。
而真正明白摔跤的意義,是在參加一場婚禮之后。興趣也至此開始。接下來的,是兩位小姑娘由爸爸讓訓練,轉變成我要訓練的內化驅動力。
所以,所謂的興趣,那是什么從一而終,只不過是死磕自己罷了。
2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被稱為“音樂神童”,他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家之一。據說4歲的時候,就能在五線譜紙上歪七扭八地寫音符了,并一本正經地回答大人“我在作曲”。事實證明,這張不一般的樂譜開啟了兒童莫扎特的作曲之路,以及長達十年的歐洲巡演。
公認的莫扎特的第一部作品是《G大調小步舞曲和三重奏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Minuet in G, K.1e》,作于1762年,這一年,莫扎特六歲,在這之前,他的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超過了6500小時。
如果一天練習6個小時,那么一年365天,全年無休的情況下,莫扎特一年積累的練習時間是2190小時,那么6500小時,莫扎特從三歲開始連彈三年!都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幼兒時期的莫扎特沒有父母逼著死磕自己,哪里能六歲就取得了顯著成績。
丁俊暉,丁俊暉8歲接觸臺球,13歲獲得亞洲邀請賽季軍,從此“神童”稱號不脛而走。職業生涯共獲得12次排名賽冠軍(單賽季第五次在大型排名賽稱雄,追平亨德利的最高紀錄)、2次PTC分站賽冠軍以及1次溫布利大師賽冠軍,共打出6次單桿147。
2014年12月3日,世界臺聯宣布中國斯諾克球手丁俊暉已確定在新的世界排名榜上躍居世界第一,他也成為臺聯有史以來第11位世界第一,同時也是首位登上世界第一的亞洲球員。請看百度丁俊暉資料:
2014年丁俊暉榮登《時尚先生》雜志12月刊封面大片“年度先生特輯”。
2015年1月30日,世界臺聯官網公布新的一期世界排名,丁俊暉在世界臺聯排名重回第一位置。
2016年斯諾克6紅球世錦賽決賽丁俊暉8-7戰勝賓漢姆,首次獲得6紅球世錦賽冠軍。
2016年9月,獲2016斯諾克上海大師賽冠軍。
2016年12月15日,獲得2016cctv體壇風云人物年度最佳非奧項目運動員獎提名獎
在這榮耀的背后,是初一輟學后,每天平均練習10小時,18歲成為英國錦標賽冠軍時,已經練習了1.75萬小時!
3
高手們為什么可以抗住這樣長達幾萬小時的重復和單調?只是每個行業的高手都知道讓無聊的工作變得更有趣的策略。
《摔跤吧,爸爸》中,兩個女兒,明白了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影響印度女孩的社會地位和命運時,她們把單調和重復的事情,不斷死磕自己,然后做到了世界頂峰。
愛寫作嗎?那就從每天1000字開始吧。
想減肥嗎?那就從管住自己的嘴開始吧。
做有錢人?那就從研究財商和投資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