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30號-葉媽媽【參加擁抱未來精準教育第24天學習心得】
今天承諾寶寶放學后帶他吃一個冰淇淋的。到店后,他很好奇的問:“媽媽,為什么這個店有的賣冰淇淋,有的賣漢堡。有的賣薯條,有的擦桌子呢?”
我說:“這叫分工合作,客人很多,如果什么事都讓一個人做那會很忙很累的?!?/p>
“哦,我明白了,就像我們家一樣,如果都讓媽媽一個人做事也會很累的是嗎?”我回復“嗯”,我沒想到他會一下聯想到我做家務的時候了。
接著他又說:“我長大以后也想做老板,不過我更想當動物園的醫生。
“為什么?”我好奇的問。
“因為我害怕動物受傷,這樣我就可以治療小動物了?!睘樾〖一锏膼坌狞c個贊?;丶业臅r候幫我洗菜,嘴里念到:“媽媽,我們也來分工合作吧!這樣你就不累啦。”
感覺真的好欣慰,最近他真的太懂事了,好像很多事情不用我去說去強調,他總是自然而然的主動去做,并且特別的心疼我,看我吃菜辣到了,他就馬上端水給我喝。
昨天晚上我跟他說“謝謝你做媽媽的兒子?!彼幕卮鹗牵骸爸x謝你做我的媽媽!”
這才學習24天,寶寶的進步真特別明顯,非常懂事,知道體貼父母。
今天學習課程收獲:
1真正的愛是放手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我們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就越成功。我們要陪伴孩子成功分離,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識,接納孩子的莫名其妙與反復無常。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安全感不夠,就沒有辦法分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交際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還有父母之間的關系如果良好,孩子在一個和諧,有愛的氛圍里,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有利的。
2學會贊美與認同
孩子最需要肯定,贊美還有認同。對他的肯定會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感的人,孩子會感受到愛,感受都被肯定,會更加自信獨立的去完成一件事。
表揚也需要技巧:
A:表揚要具體。具體到每一個細枝末節,越具體孩子就會知道他哪些細節獲得認可。
B:表揚的是過程,不是結果。
C:表揚不分大小。
D:錯誤中也有值得表揚的部分。
3言傳身教
你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先成為范例,身教至關重要。我們最好的教育就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教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處理事情。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好孩子教育的導師,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孩子最信任的就是父母,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父母影響孩子行為的四大因素:
A:父母總是忽略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則,他也需要我們尊重和理解他的成長需求。如果長期性的忽略孩子的感受和行為,孩子可能會作出過激的行為來引起大人的注意,會有逆反心理。
B:負面語言催眠孩子,強化孩子的負面經驗。
如果我們經常用負面的語言來跟孩子進行交流,有可能會讓孩子更自卑,大人說什么話,可能只是一時的情緒,但是孩子會很容易當真。
C:將孩子作為攀比工具。
孩子是用來欣賞而不是用來攀比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其自身發展的速度與規律。
我們不應拿孩子作比較,這樣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而且越是攀比越是沒辦法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對孩子,對大人的心態都是不好的一種表現。
D:體罰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