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年又一年地過去,時間過得真快啊!仿佛不是一天又一天地過去的。
這幾年,準確地說,應該是人生步入了四十歲以后,就深切地感受到時間的寶貴,因為它過得太快了,感覺留給我的時日不多了,有一種極為深刻的恐懼感與危機感。
我不是怕死,死是一定要來到的。只是擔心死亡降臨的那一天,還有很多事未予辦妥,死不瞑目啊。
這種對時間的覺悟,在年輕的時候是無感的。就像小孩子期盼自己快點長大,總嫌棄時間過得慢;年輕時覺得一切皆有可能,敢闖敢干敢拼,也不會覺得時間很緊張。唯有過了四十歲,人生并未建樹,容顏體力逐漸消失,害怕一生就此暗淡,才覺得生命其實是短暫的,時間會變得極為寶貴。
很多年前,我也是一個喜歡寫年終總結(jié)的人,即使沒有用文筆去書寫歸納,也會在內(nèi)心里把自己過去的一年細數(shù)與總結(jié)一番。
今年還是一樣,有類似的想法頻繁滋生,但總被一些瑣事糾纏與耽擱,遲遲提不起筆來。
今日勉強提筆,想寫一些有關(guān)年終總結(jié)的事,卻不知從何說起,只能胡亂聊聊,畢竟沒有做準備與提綱,只是現(xiàn)場發(fā)揮,說到哪便寫到哪,隨心所欲吧。
前幾日,我在管轄下的“談寫作|牛人堂”社群里,發(fā)出了一個活動公告:【回望2021展望2022】談寫作牛人堂跨年演講。
活動規(guī)定,對寫作進行總結(jié)與展望,對寫作進行深度思考,展開探討與發(fā)聲;在社群里用微信語音開啟,無需報名,自我介紹后開始演講,每人演講時長控制在五分鐘左右,不超過十分鐘;對優(yōu)秀演講內(nèi)容制作成語音合集推廣,并發(fā)放新年紅包。
平日里,我就對這種演講模式的對話情有獨鐘,覺得這種模式對于演講者與聽眾,是一種深度的洗禮。
介于這種底層思維作怪,我就在管轄下的社群里推介起這種活動,希望能給大家?guī)砣碌捏w驗。
活動并不成功,因為沒有人站出來演講。但我也不氣餒,畢竟我把舞臺與模式提供出來了,大家都不想去挑戰(zhàn),那是大家的問題,無須責怪自己,徒增煩惱。
當看到群里靜悄悄時,其實,我心里也滋生過自己來一把的想法。
對于演講,我是有把握的。雖然我的普通話并不好,常常被人笑料與詬病,但有穿透力與震撼力的內(nèi)容演講,一定能夠掩蓋普通話不標準帶來的小瑕疵。
早些年,或者說一生中,我參與過的大型演講并不少,都是非常成功的。從剛開始在校園里參加的主題演講比賽,到工作時單位里舉行的大型會議現(xiàn)場匯報與崗位競聘論辯,到后來的幾次大型活動(宗族慶典大會、地方聯(lián)歡晚會)等發(fā)言,都具有標桿性的典范,讓無數(shù)人欽佩。
我的演講風格只受一個人的影響,只學習一個人,那就是朱總理。
二十年前,朱總理的每一場中外記者見面會,我都銘記于心。尖銳與犀利、真實與力量,是我心中追求與仰慕的演講風格。
這些年,跨年演講,最矚目的還是網(wǎng)絡上盛傳的羅胖的《時間的朋友》。他的演講征服了不少人,也割了無數(shù)人的韭菜,只是我并不為之感冒。
我們的演講可能達不到羅胖的水平與效應,他也不是我的菜。
我還是很愿意在自己不大的舞臺里淋漓盡致地表演的,這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舞臺,希望接下來的一年,有機會能夠充分發(fā)揮一把,讓自己在風中搖曳一番。
2021年,做過的事太多了。喝了無數(shù)的茶,也喝了無數(shù)的酒,還抽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煙。
這一年,看起來也很忙,吃飯、喝酒、嫖娼、賭博、開車的時間占據(jù)了一大半。當然,也寫下不少的文字。
今天,只談談文字吧。
2021年,本人還是稟性不改,寫的文字以批判評論文章居多。罵了胡總編、罵了某衛(wèi)視,還收到該衛(wèi)視傳來的申訴函,罵了某多多購物平臺,罵了很多的無良官員與藝人……數(shù)不勝數(shù)吧。
(哈!抱拳)我罵人的時候,主要是提出反對意見,提出不同看法。
我覺得我的罵,不是毫無底氣的謾罵,用罵有點過了,有點難聽與不雅。
恰當?shù)卣f,我的文字罵應當是叫批判。
當然,2021年也是我被罵得最狠的一年,難道是有來有往嗎?
力挺方舟的時候,我被罵得很慘;提出客觀看待方方與曲婉婷事件的時候,我也被罵得很慘;后來提出不站隊司馬南與聯(lián)想的時候,我被罵得最慘。
我是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對于那些謾罵攻擊的留言,絲毫不為之所動,更不會受它們左右我的心情與情緒,我還給它們添加為精選。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罵我的留言,真的是夠惡毒的,保準內(nèi)心善良的你,想也想不出,看都不敢看。
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謾罵攻擊,是極其暴力與恐怖的,這已經(jīng)成為當今網(wǎng)絡時代的主流。似乎,人人都無法內(nèi)心平靜與理智思考和客觀看待,人人都可以是道德的制高點與審判者。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只能承認或接受。我們已經(jīng)走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陌生到幾分瘆人與陰森的世界。
或許,這就是世界本來的面目。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人心都是自私、邪惡、丑陋的,每一次交易與合作,都是骯臟與帶有目的性的,你我皆逃不開這個魔咒。
這半個月以來,我寫的文字很少。
有些人以為,是我斷更了。是的,也可以這樣說,我斷更了。
我突然覺得,我寫不出來了,我沒有內(nèi)容可以去書寫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
走過了很多的坎坷路,體驗了眾多的滋味,批判了無數(shù)人與現(xiàn)象。終有一天,我覺得累了,是一種倍感無力的累,突然覺得我的爭斗與抗爭,沒有任何意義,有點想認命與聽命了。
昨天,有人在簡書上的一篇隨筆《知天命,又知人命》給我留言:你認命了嗎?
我仔細想了這個問題,然后回復她:一邊認命,一邊抗命。
每一個人應該都是活在這種狀態(tài)里,一邊認命,又一邊抗命。既要迫于生活去接受現(xiàn)實中的一切瑣碎,又要追求理想中遙不可及的崇高。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如螻蟻一般,既要承認自己的渺小,又不能停止自己的抗爭。
現(xiàn)實與夢想,身體與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接受并不等于妥協(xié),后退是為了更有力地前進,休息只是為了積攢更多的能量,世上沒有絕對而言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厚積薄發(fā)吧。
2021年,我沒有讀什么書。
其實,這一輩子,我也沒有讀過什么書。
在我年幼的時候,只讀過一本書,它叫《中學生課外讀物》。這本書是叔叔的,那時叔叔從初中輟學,而我只就讀小學。這本書在那個物質(zhì)欠缺匱乏的年代,成了我獨一無二的最愛。
這本書里有三個部分,一部分是寫高山下的花環(huán)梁三喜的,一部分是周總理生平故事的,還有一部分是寫方志敏的故事。
三十多年過去了,這本書的內(nèi)容仍然在我的記憶中深刻留存,它成了影響我一生的重要思想啟蒙。該書序言的一句話“位卑未敢忘憂國”,也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銘。
讀初中時,青春年少初識愁滋味。那時,從校門口的租書處,讀到了很多瓊瑤的言情小說與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但影響并不深遠。
在軍隊服役時,受到電視劇《和平年代》的深刻影響。張豐毅飾演的軍人形象與思想深入我的骨髓,奠定了我一生的品格。那個時候,雖然也讀了不少的古典文學著作,比如《四書五經(jīng)》、《三十六計》……等,但影響也不是很大。
這些年,關(guān)注與閱讀了魯迅先生的諸多雜文,讀了一些,也有一些吸收與獲得。但整體上還不深入,起碼沒有達到深入研究與破解的階段。
關(guān)于讀書,我的見解很極端。市面上的一些暢銷書,我通常是不讀的。我鐵定地認為,它們是沒有營養(yǎng)的,它們只是在操控你的思想與行為,它們最終是要收割你的。
我極力推崇去讀絕對優(yōu)秀與經(jīng)典的著作,決不要去讀那些三角貓功夫作家就能寫出的無病呻吟或故作高深之書。
沒有在深夜里痛哭過的人,不足以去談人生。
沒有豐富的人生體驗與超高的領(lǐng)悟力,能寫出什么有見地的書呢?簡直是瞎扯一番,貽害無窮。
///
2021年,在寫作上,我最深的領(lǐng)悟,來自莫言老師的一段話,摘錄如下:
我認為講真話毫無疑問是一個作家寶貴的素質(zhì)。
如果一個作家不講真話,那么這個作家就勢必要講假話。講假話的作家,不但對社會無益,對老百姓無益,也會大大影響文學的品格。
因為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肯定是有一個真實的東西在里面。它應該是來源于生活的,真實地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面貌。
如果有誰想用文學來粉飾現(xiàn)實,用作品來贊美社會,我覺得這個作品是很值得懷疑的。
文學作品永遠不是唱贊歌的工具。文學藝術(shù)就是應該暴露黑暗,揭示社會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類心靈深處的陰暗面,揭示惡的成分。
最近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后記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哪怕只剩下一個讀者,我也要這樣寫?!?/p>
莫言老師在當今的網(wǎng)絡里,遭到很多人的非議,我不以為之。
他的這一段話,卻讓我深受感動與震撼。
我的想法與莫言老師的想法是一致的,他應該是我在寫作上應追隨的偶像。文學作品永遠不是唱贊歌的工具,文學的功用并不是用來粉飾現(xiàn)實與贊美社會的。
至今,我仍然未詳讀過莫言老師的相關(guān)文學作品,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能夠有幸讀到他的優(yōu)秀作品,能夠理解與感悟到老師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閃光之處。
2021年,我領(lǐng)悟最深刻的一個詞是:謙卑。
說句實在話,以前對“謙卑”這個詞,只在表面上領(lǐng)會,并未能真正地、深刻地領(lǐng)悟其中奧秘。
這一切源于在今日頭條平臺上關(guān)注到一位老師,他的昵稱是“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在他前期發(fā)布的諸多視頻里,多次講述到“謙卑”的意義,讓我對其有了深刻的領(lǐng)悟。
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與思考中領(lǐng)悟,做一個謙卑的人,這是我在2021年在心智成長中最大的收獲。
從今以后,我會一直將“謙卑”二字謹記于心,并付諸行動,立志做一個謙卑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暫,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所以每個人都是極其渺小的,也是極其卑微的,我們只能謙卑地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光與亮傳遞給身邊的人,傳遞給更多的人,別無其它太多奢求。
寫到這里,突然覺得,要扯的事還有很多。
比如,文學與音樂的關(guān)系,一首好聽動人的歌曲與一篇賞心悅目的文章,在本質(zhì)上有哪些相通之處?其實,我對音樂也有很深的感悟力的,不知親愛的你是否聽過我唱歌?哈!
比如,我的寫作理念與某寫作老師在有何區(qū)別?因為前段時間有位文友向我發(fā)出了疑問,我與尋虎老師在傳授寫作經(jīng)驗時有何不同?其實,我很想回答她,那是道與術(shù)的區(qū)別,如果用中國武術(shù)來比喻,是練套路拳法與練自由散打的區(qū)別。哈!
比如,我在簡書〈談寫作〉專題當了這么多年主編,審閱了如此之多的投稿文章,有什么感受可以與大家分享的?
時間關(guān)系,就不做細談了,以后有機會慢慢談吧。哈!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