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是一個程序員,默默地在這個熟悉的城市奮斗著,摸爬滾打三年,算不上一個老鳥,但在自己的崗位上也算游刃有余。
? ? ? 在朋友和同學眼里,我是高工資和高智商人才,是他們羨慕的對象。其實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不一樣的,我們往往只看到了表象。當你已經進入夢鄉,我可能還在熬夜編碼;當你在聚會逛街,我可能還在補覺休息。有時候會覺得人總是這樣的奇怪,會去羨慕別人,而忽略自己的一些幸福感,或許你又是另一個別人的羨慕對象。在家人眼里,他們認為我電腦特別厲害,其實他們很難理解軟件和硬件的區別,逢人會說我是搞電腦的。當電腦出現問題的時候,總會找到我幫忙。這個圈子并不像在大學的時候想象的那樣,可能和大多數職業一樣,需要很多溝通,需要你處事圓滑。在上,你得討好上司,在下,你要搞定下屬。上班需要智慧,它與中國的做人哲學相輔相成,換句話說,處世能力遠比處事能力重要。
? ? ? 上班的日子總是如此的規律,早晨,被窗外的汽笛聲叫醒,總覺得自己還沒有睡夠。她上班通常會比我早一點,有時她會在鍋里留下一個雞蛋和一碗稀飯,其實并沒有外邊攤點的早餐美味,但吃了總會讓我心里更溫暖。還沒走出小區,就會看見小區門前那條熟悉的馬路,也不知道為啥,這條路總是挖了又修,修了又挖,如此的反復,永不停休。來到公交站,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 總會碰上那么幾個熟悉的的面孔,彼此熟悉又彼此陌生。想揣測他們的內心世界,但又怕打破這種陌生。直到有一天,一張面孔突然消失在這個車站,會產生一些好奇和遐想。城市的公交上,不像兒時那樣有著輕松的氣氛,車上的上班族們要么精神憔悴,要么心急如焚。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一樣,上班之余無奈,它多少有些像舊式婚姻,明明談不上喜歡,但還是得長相廝守。我們如此的痛恨上班,或許是我們的內心長期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壓迫著。相比于車內,我更喜歡把目光放在窗外,窗外的景色會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而變化。如今,路邊的樹木逐漸枯黃;人們換上了厚厚的衣服;共享單車從原來的五顏六色變成了兩種顏色。
? ? ? 平日里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和產品組、java組打交道;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完成業務;余下的三分之一時間用來學習,說余下的三分之一是不準確的,因為還有發呆和閑逛的時間。開會是常有的事情,產品和開發相對而坐,他們好似天生的敵人,一言不合就會爭吵起來。我認為50%以上的會議都是沒有意義的,很可能沒有結果,也可能最終的結果沒有會議中途提出的意見妥當。午飯是最有趣的,有的人喜歡帶飯;有的人總點外賣;還有的人會組隊出去吃飯。時間上也有很大差別,有人早上剛到公司就會盤算著中午吃什么,好像吃飯對她來說最有意義;有人總是拖沓,中午下班很久還不肯離開自己的座位,也不知過了多久才會慢慢悠悠的下樓去。程序員的工作是枯燥的,有時一坐就是一天。古人常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在程序員身上卻恰恰相反,工作越久激情會越被沖淡,也會逐漸產生一種厭倦心理。當遇到bug時,大多數程序員會說,“之前這兒都沒有問題”,或是,“我沒有動過這里”。他們總是竭盡全力和自己撇清關系。程序員是很有自尊心的,有時即使想法是錯的,也不會低頭認輸,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同樣,工作也會給程序員帶來成就感,特別是得到用戶認可的時候。因為他們會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夜沒有白熬。
? ? ? 不加班的時候,我會坐公交到菜市場,選上一葷一素。我從來不去討價還價,一是本身就不了解市場價格,二是覺得也不一定能成功。她下班的時候飯菜差不多已經做好了,就像餐館一樣,坐下就可以享受吃飯的待遇。偶爾放上幾段世界頂級餐廳的背景音樂,自嘲的同時也可以為我們洗去當日的疲憊。她心情好的時候會幫著洗碗,但會經常心情不好。可能是習慣的原因,不會選擇早睡,就算不忙也會拖到十一二點。工作與生活的不易,有時需要一種心態去平衡,如影隨形的壓力也會在一覺醒來成為過眼云煙。我想,我們都一樣,在一個城市奮斗著。今天如此,明天亦如此,一年又一年,化作這個城市的符號。
? ? ? 好了,先寫到這里。順便說下,她是我的未婚妻,扎心的是,她也是個程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