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寫過身邊最親的人,因為太過了解,話到嘴邊都咽了回去。還是喜歡用老媽來稱呼這個給了我生命的人,總覺得一聲老媽里有依賴和撒嬌,而母親總是多了份生分和高高在上。
老媽說她將我帶到這個世界時,是經濟蕭條家境貧寒的年代,糧食是最為可貴的。而那時她嫁到這個家時,奶奶尚已去世,而爺爺還在另一個鎮上班,余下二叔和姑姑就是這個家的全部,都說長嫂如母,大抵在嫁進這個家時,老媽就已經做了母親,而有了我更是多了一個更小的拖油瓶。
幼年時的我沒有現在這般強壯,拉肚子和發燒是最為常見的病癥,而老媽則抱著我穿梭于小鎮的衛生院和縣上的醫院,老媽說起這段時常會說你那會就把人害慘了,時過境遷,現在我也能理解到老媽那時的無奈了,本就家里不富裕,而生病還得花去家里一半的積蓄,也能想象得來在寒風凜冽的夜。她抱著我戰戰兢兢敲開醫生宿舍門的那份小心,而現在于我來說,除了母親和家里人的轉述,可惜的是三歲以前的事情從來沒有裝在我的記憶中。
五歲那年,老媽陪著老爸白手起家,開始做生意,從開始賣布匹到后來的小商鋪,那時的老媽默默的追隨著老爸,從不問前途是否光明,好在上天眷顧勤勞的人,老媽的吃苦也換來收獲。那幾年我眼中的老媽是可以給我們帶回來花衣衫和新糖果的人。可賣布匹就得東奔西走于各個小鎮,而我和弟弟也就成了拖油瓶,我留了將近十年的小子頭就是母親辛勞的最好見證。二年級那年,老媽忙于生意,我那一把馬尾無人打理,外爺實在看不過去,便帶我去鎮上咔嚓一剪刀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再后來,老爸老媽將賣布匹生意改成了小商店,生意也蒸蒸日上,而我也一天天長大,再之后老媽嘴里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我出門就把家里鍋背走了,年少不經事的我是無從理解的,可做了孩子媽的時候,也才明白那句話的深刻含義,生活本就是一日三餐,而老媽對我們的愛也就在那按時按點的一日三餐里。
一晃,老媽既任家里的大廚,又任店里售貨員的角色就是匆匆幾十年,而她的臉上也慢慢刻上了一條一條的皺紋。而一晃我們的孩子一如當初我少不經事那般大了,我們離她也越來越遠。都說人過半輩,精氣神會不如以前,可老媽硬是將她的生活過的風生水起,參加村子里的廣場舞,帶著村子里的婦女們上舞臺,想念孫子了,有說走就走的爽快。
都說近墨者黑,是否日子久了,我也會變成另一個老媽,集她的善良、堅韌、勤勞和智慧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