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不在量,而在質。也就是說,粗略地讀十本教材,不如認真研習一本。
《新概念》系列在中國經久不衰,時至今日,仍是很多零基礎學生學英語的最先使用的教材。而這套書無論是在內容編排、詞匯句式的選擇還是在難易程度,都非常科學合理。無論是入門級的小白,還是想過四六級,亦或是要考托福、GRE,都能從書中精辟的課文中收獲知識。
我的英語作文,從一開始滿篇中式英語,先組織中文再翻譯為英文,到后來能夠自如流利地寫出有“英語范兒”的文章,順利考過專八,《新概念》系列功不可沒。
怎么用《新概念》學語法、記單詞?
想學透一套書,首先得了解它的結構體系。
《新概念》的編寫者何其莘教授和LG亞歷山大用心良苦,每一冊書編排都很科學合理,第一二冊解決的是基礎入門問題,三四冊解決的是進階提高問題。
每一篇文章,可以先學單詞表的單詞,然后研讀課文,找出課文里豐富的詞匯和表達,再做習題。
認真學完新2,詞匯量可達到4000左右,學完新3就能達到7000,新4則能直接讓詞匯量飆升至一萬。
初學者可以從一二冊入門,四六級水平的同學用第三冊研鍛煉英語思維,想邁入英語高手級別的可以用第四冊。
新2的語法講解編排很到位,例如這一課講的是完成時,那么整篇課文會大量出現這個句式,不斷強化,然后再隔16課又會循環一遍。
前三冊課文都很有趣,用語非常地道,比如新概念第三冊第23課的標題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就是典型的英語“成語”,各有所好,非常形象。每一冊都有1000多的詞匯,難度階梯式上升,第三冊就是從250詞過渡到500詞。
怎么用《新概念》提高寫作能力?
我當時的困惑是,無法擺脫中式英語的思維,尤其是在寫作和翻譯的時候,總是內心先用中文想自己要表達的意思,然后默默翻譯成英文,這個過程直接導致我寫出來的東西,被英語老師評價為“不倫不類”。
后來聽到新東方的演講,說背過新概念的人,就能寫出流利的文章。新3Developing Skills培養技能太出名了,幾乎問每一個人想要提高寫作的人,都會推薦你背誦新3課文,我當時直接采用背誦方法,背了大半本書。我當時選的是第一篇背的課文就是the illusions of pastoral peace.
為了能更好地堅持,我下載了一個“新概念背誦循環大表”,按照進度,每天早上六點半起來背課文。背了十幾篇以后,我感到自己的寫東西時,很多句式就在腦海里,下筆直接套用英文的寫作句式。
判斷一篇英語好文章,標準就是句式多樣,不重復動詞,觀點清晰,論證合理。新概念的文章,兼具以上優點,而且課文生動有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有人替你精選出這么多不可多得的文章,多背幾遍,自然其義自見。
比如新3第41課一篇描述鄉村與城市生活的文章,第一段就用了一句
“City born and city bred I have always regarded the country as something you look at through a train window. ”
“我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總是認為鄉村就是透過火車車窗看到的那個樣子。”
這句話太形象了,是典型的英語形象思維。只有多讀這樣的句子,我們在用在寫的時候,才能理解這種具體形象的描述。后面的描述更加精彩,作者想要解釋他身邊的人都很喜歡鄉村生活,因此只要一提到鄉村就欣喜若狂,一般我們頂多想到as soon as這個連詞已經算高級詞匯,看看新3是怎么說的:
“Yet they always go into raptures at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country.”
go into raptures: 變得欣喜若狂
mere :僅僅
下次當你要描述自己的興奮之情,就可以直接套用這個句式,比如“僅僅是一提到《權力的游戲》我就欣喜若狂”,“I always go into raptures at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Game of Thrones.”
怎么用《新概念》鍛煉語音和聽力?
新概念有配套音頻,英美兩種語音都有,對照文章聽一遍英文,接著跟著錄音讀文章。把自己念的內容錄下來,然后聽聽看,跟錄音有什么差距。久而久之,語音也能慢慢向更標準的發音靠攏。
糾正了自己的語音,也是提高聽力的第一步。因為每個單詞標準的發音積累在腦海中,等做題時聽到這個單詞,便能立刻反應出對應的詞匯。
更進一步提高聽力,可以每一篇課文都“盲聽”,默寫。
這套經典的書,幾乎篇篇文章都很經典,只要有正確的方法,學透文章的內容,掌握其中的單詞和語法,可以節省大量不必要的學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