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尺素情緣
8、悟空引八戒到得水府洞天,便拉開架勢,欲還丁香人情。丁香一見,忙問原委,悟空如此這般說了一通,丁香趕忙拉住,不迭聲地道:"大圣,大圣,你的心情我了解啦,但真不需你們弟兄費此周章。"
"為何?"
"原因有三,一是尺素村物產(chǎn)豐富,尺素村人民風淳樸,真真的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二是我丁香雖無大圣的通天本領(lǐng),但一些三腳貓功夫還是有的,一有小損便能立馬讓其恢復(fù)原狀,三是唐皇倡議,所有新建院落當無圍墻,舊小區(qū)條件俱備也應(yīng)開放,好方便路人來去、小憩,考慮到民風人情、在下能力,唐皇倡議,在這兒應(yīng)能身體力行。"
"噢,原來如此。"悟空摩挲著頭,道:"那你的人情只好欠著了"
不等丁香回答,參觀了個大概的八戒轉(zhuǎn)回來嚷嚷:"猴哥,好去處呀,有家有業(yè),莫非已得正果?"
"呆子休胡說!"
"誰胡說了?"八戒跳著腳道,"菩薩許我等正果,但啥是正果,因人而異!…老豬不跟你啰嗦了,免得誤了我的正事",說罷,不顧丁香挽留,徑直而去。
眼看天色已晚,丁香在水府洞天前一陣穿梭,只見舞步到處,長袖揮時,星星點點便在枝丫間亮了起來,在那明明滅滅、五彩斑瀾的燈光襲擾下,悟空的心如蕩漾在起伏的波浪中,不由地感慨萬千:"人也好,仙也罷,在自已擅長的領(lǐng)域都有別人不可企及的本領(lǐng),無論能不能遇上伯樂,都會發(fā)出自己的亮。"
丁香似乎讀懂了悟空的心思,在那燈光里踱了幾步,幽幽地道:
你見或不見
我都在這兒
說想說的話
唱
想唱的歌
"真遇上知己了呀",悟空暗自慶幸,也有了感覺,剛想一抒胸臆,一聲音便截斷了思路:
清靜多遇稀罕面
寂寞少入平常眼
桃園深處無桃色
水府洞外有洞天
丁香、悟空一看,見是布布茶茶引沙僧匆匆而來。丁香立馬笑道:"你一來,這兒便無清靜了,寂寞怕也入了你的眼。"
"沒功夫跟你品嘴,悟空快看!"說罷,布布茶茶遞過手機,悟空接過,兩眼火炬般燒了起來:
今天貧僧受晏萍之邀,到一成人學苑宣講佛法,闡述民主與法制之理,貧僧對俗務(wù)知之不多,對此不敢妄加置喙,但普天之下,道多同,法大致相近,我便給受眾講了佛法無邊,回頭是岸。
佛應(yīng)是天上人間地下的真、善、美,本源為真,內(nèi)核為善,呈現(xiàn)出來的,你見到的或見不到的表象謂之美,所謂我佛慈悲,詮釋了善的本質(zhì)。法是規(guī)則,是盛裝佛的容器,倘若把佛比做水,法即是堤,水漲堤高,方才相安無事,否則,水出堤毀,那結(jié)果,你們懂的。
一人舉手提問。
貧僧示意他發(fā)言。
此年輕小伙站起,道:"你這佛理與民主自由有何關(guān)系?"
"佛理同啊,民主自由是個好東西,人人向往之,但你想自由,他也想自由,你的自由不能妨礙了他的自由,這不就要有規(guī)矩嗎,規(guī)矩多了,多數(shù)人認可了,便成了法,這不矛盾呀"。
"牽強附會!"不知誰在下面嚷了一句,道場里有了些騷動。
貧僧清清嗓子,提高了聲音:"好,好,貧僧再講的淺顯點,大家看我手中玻璃杯,里面的水是大家所欲的吧,誰不需要水站起來…"
道場里靜了下來。
貧僧繼續(xù)道:"看來都需要呀,那么這點水,用此杯子盛著是不是剛剛好,如果用洗臉盆盛之,合適嗎?"說罷,貧僧招手讓拿保溫暖瓶的服務(wù)員過來,讓他舉起暖瓶,道,"反過來,把這一暖瓶水注入此杯中,合適嗎?"
道場里交頭接耳的,起了紛紛地議論聲。
貧僧呷口水,亮聲道:"故,你的真、善、美你的嗜好必須要守規(guī)矩,你的自由越多,法則也應(yīng)越高越強,這才不能妨礙別人,這樣說來,法則是對你的愛護,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你的民主自由,否則,你的民主自由妨礙了別人,那在別人眼里你的真、善、美就是假、惡、丑,讓貧僧看來,就是魔障!"說著,貧僧一激動,失態(tài)地站了起來,把茶杯重重地頓在桌上,杯子不料破了。
道場中人面面相覷。
貧僧忙揚起破杯子,借題發(fā)揮道,"看見了吧,杯之不存,水之安在?"
不知誰喊了聲:"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當超凡脫俗,今以你言論,似乎在為唐皇辨護!"
"非也,出家人但求耳根清靜,參悟佛理,也是心懷眾生,我?guī)熗轿餍校笕≌娼?jīng),也拜唐皇所托,縱觀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天上人間大小智慧多脫不開政治二字,所謂政治,即為己為人辦事、解惑、去擾也,我等悟道取經(jīng),若不心懷大眾,哪能甘受寂寞、含辛茹苦如斯?"
"打倒偽和尚!大唐佬,滾回去!"不知誰在下面惱羞成怒地喊了聲。
"有事說事,有理說理,為何如此動蠻行粗…?"
但貧僧此言未盡,隱在角落里的三五十人紛紛涌起,把些透明的水瓶子、鞋子朝貧僧擲來,晏萍等趕忙護著貧僧退下。
悟空讀罷,抓耳撓腮,不勝唏噓。
"還有,往下面劃…"布布茶茶給悟空演示,悟空的眼更紅了:
悟空:為師是窩在客館里給你寫這封信的,給受眾講了佛法無邊,本要再講回頭是岸的,但一撮人等沒給師傅機會,為師只能給你講了,望你有機會來點化受眾。
所謂回頭是岸,即在做事前要三思而后行,做事后還要三省吾身,看做的事對與否,如此許能抵達彼岸,一瞻佛面,這幾句謁語亦是此理: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這個"他"就是咱們求取的佛理呀,為師本要親力勉為,但青著眼窩,不便示人。
"傻呀,被打了青眼窩,又執(zhí)意點化眾生,不剛好反訴對方的暴惡,為公益不惜自身嗎?"悟空感慨。
"往下看,往下看…",布布茶茶提醒。
悟空:你知道佛祖割肉喂鷹之事,但你知佛祖為何要割肉喂鷹嗎?那是佛祖的大慈悲呀,即要救鴿子,又不愿責怪老鷹,便只好委屈自己,感化雙方。今為師隱而不出,意猶在此,畢竟那些小年輕亦是可憐之人,何必因為師傷痛徒添那被蠱惑者的心理負擔,望徒兒能體諒為師良苦用心。
悟空看罷,嘆息不已。
"如何是好?"沙僧早忍不住了,急問。
"不知白龍馬游哪了,到金釵銀環(huán)家,把八戒找來,解救師傅去!"悟空亦是急不可耐。
"不,不用找了,大師兄…"八戒踉踉蹌蹌的,哭哭啼啼而來。
"怎的?"
八戒淚如雨注:
原來八戒趕回,見窗戶亮著燈,好奇心涌出,便伏了窗戶,只見金釵銀環(huán)坐在一大鏡子前,鏡子內(nèi)映現(xiàn)的容貌奇丑無比,當下正不知所以,只見她又拿畫筆、顏料在面前的物件上描呀畫呀,那物件原來是她平日里戴的面皮。
當下八戒好不惆悵,"原來面前示人的都是濃妝過的呀,莫非妖妖、嫦娥都是如此,難道天下如畫的養(yǎng)眼女子皆是這般?"但惆悵歸惆悵,八戒摸摸自已的長嘴不由自責起來,"自個無潘安之身,倒盼人家有羞花之貌,未免太那個了吧",當聽得金釵銀環(huán)喊叫"出來吧!",便要去委屈求全,以成正果。
但不等我入內(nèi),一人影從帷帳里閃出,我定晴一看:正是弦神意!我本要沖進去,保護我的正果,但看那金釵銀環(huán)神情,不驚不懼,毫無怯意。
當下我多了個心眼,隱身偷聽:
"呵呵,你看仔細了?"
"看仔細了?"
"無心理陰影了?"
"本就沒有,是你多心了。"
"也許吧,但我一看到你與弦音如此那般,心里便不爽,一不爽就會給你找眼藥!"
"那咱結(jié)婚吧,一結(jié)婚,萬念俱無。"
"那不是關(guān)健,關(guān)健是你要除了心結(jié),真心接受我,若還要反復(fù),別說八戒了,九戒、十戒我也能給你找來…"
"我哪有心結(jié),都是你自卑心在作怪,我心里只有你,你的真,你的假,在我眼里都是美。"
八戒明白過來"呸"的一聲,跳了出來,怒目相向。
金釵銀環(huán)不急不惱,一下軟到弦神意懷里,嬌滴滴地道:"知道了也好,這兒有鏡子,比下吧,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你,你…",八戒不知說什么好,忽然失了銳氣,便掩面而出。
眾人聽了,趕忙圍過來安慰。
悟空念叨著,"原來如此!…這樣也好,斷了凡念,一心救師傅去。"說罷,就和大伙商議,欲連夜動身。
布布茶茶立馬席地而坐,祭起意念機,眾人一擁坐了,翩翩飛去。
? ? ?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