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幕后制作大揭秘
【寫在前面】
一直從自己的角度看,以為《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從制作到出版,都是一帆風順的。直到今天聽了這段訪談,才知道這本書在幾乎完全遵從我的意愿呈現在我眼前以前,經歷了這么多的波濤洶涌。
無論書名、封面、標題、彩印、定價,背后都有許許多多人為之抗辯過、爭論過、為了讓它更好而退讓妥協過。如今的風平浪靜和波光粼粼的美景,背后蘊藏著那么多人面對暴風驟雨時的不屈和抗爭。
知道了冬雪姐決定選題時的熱忱和糾結,知道了玉敏姐的媽媽也是一個抑郁患者,知道中信出版社幾乎把它作為公益項目,知道其實負能量并不可恥...知道越多,越是撼動。
感謝參與制作的所有人為《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付出的飽滿心血。??
感謝所有默默為這本書努力的人們以及所有關注和支持這本書的讀者們。??
得到太多,誠惶誠恐??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出版以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工作人員請到了書的策劃編輯宋冬雪和責任編輯郝玉敏,坐在一起聊了聊這本書的制作歷程和鮮為人知的背后故事。
完整訪談請戳↓↓↓
以下為訪談摘記(四):
主持人/一郎? 受訪者/宋冬雪 郝玉敏
主持人:節目的下半部分,我們繼續和各位聊一聊左燈的《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節目的制作間,我們請到了這本書的策劃編輯宋冬雪和責任編輯郝玉敏,首先歡迎冬雪和玉敏。你們是怎么想到編輯這樣一本書?
冬雪:這個選題是我18年春節的時候,因為回家過年有點兒閑,就去翻簡書APP,這是一個寫作平臺,正好看到推送了這個連載。
我當時看到覺得,唉?這個標題真好——《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特別有場景感,有人物,有地點,她在做什么,她在抗抑郁,精神病院這個地方也特別有意思。然后我就點進去看,左燈的文字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她是那種很活潑,很跳脫,但同時你又能感受到其中打動人的部分,是這類型的文字,我自己是非常喜歡的。
正好我們和這個平臺的老師,有相關合作,我就說:“我覺得這個選題很好,我想做?!蔽覀兙鸵恢痹跍贤ǎ麄兡沁呉苍趯で蟪霭?,就正好一談,我們就達成了合作。大概是這樣一個過程。
主持人:作為策劃編輯,為什么偏偏選了玉敏做這個書的責任編輯呢?
玉敏:這個問題問的太準了!因為我不僅是一個文字編輯,我還是一個抑郁癥患者家屬。
主持人:你是患者家屬?
玉敏:對的,我媽媽在兩年前被診斷出重度抑郁癥。 現在已經基本上快好了哈。這個稿子,我當初在選題信息里看到的時候,我就想:這個書一定要我來做呀!后來,我看到信息表上,寫的是:責編郝玉敏,我就放心了!我一直期待這個稿子來,來了之后我們就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好。
主持人:那左燈就毫不戒備地答應出書這個要求了對嗎?她會不會考慮的比我們一般人更多一些呢?
冬雪:我覺得她既然能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就說明她對這個事情已經并沒有這么介意了。她想把這個故事說出來,讓這個故事被看到,那出版可以幫她實現這個心愿,她本身是有心理準備的。我們剛好出現,恰好成為幫她實現心愿的一個途徑。
玉敏:左燈書里有寫這么一段,就說她為什么想出書。可能別人會覺得有點不堪,或者有點敏感,抑郁癥這個話題。但她說:她自己是從煉獄走過來的人,她想把經驗和故事分享給更多還在抑郁的泥潭里掙扎的人。想讓他們知道:配合治療,抑郁會好的。不要覺得,抑郁就等于自殺,或者就是永遠走不出來。
有人會說,你看這么多明星都自殺了,他們都治不好呢!其實,我們公眾是有一些誤解的。配合治療,不要抗拒治療,不要抗拒吃藥,不要抗拒精神病院,會好的。而且當你好的時候你會發現,曾經我一心求死,現在覺著活著真好。
她就是有這樣一個歷程,她也有這個變化,她這個作品的展現,對于公眾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對我這樣一個患者家屬,看到就覺得非常欣慰,覺得“我媽是可以好的!”她是能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的。
主持人:我在跟左燈連線的時候,她多次談到,在治愈的過程當中,她父母承受了什么。在左燈這個案例當中,是女兒患病,玉敏是媽媽患病,那做女兒的要付出的是什么呢?
玉敏:我真的成長的挺多的。原來,就是家長呵護我們的那種狀態,但是突然有一天,她不想當家長了,她想當孩子,她開始跟你鬧:“我不舒服!你們不要去上班!陪著我!”以前我媽媽都是說:“你們趕緊去上班!這些事情都不要管了!”
她突然開始有這樣一個轉變,開始跟你撒嬌了,甚至開始“不懂事兒”了。這時候,你就需要理解她,知道她不是在鬧,她不是在作,她真的就是病了。用左燈的話來講,就是——“大腦在給她發送錯誤的信號”,她就是生病了,你這時候就是需要理解她,陪伴她。
還有就是千萬不要去“鼓勵”她,不要說一些“你要快點好起來!你看我多忙!”這會增加她的負罪感,你這時候就說“沒事兒,你這就是病了,你好了你就沒事兒了。”所以就陪著她,就算自己也有撐不住的時候,也盡量不要讓她看到。
主持人:你什么時候發現媽媽病了的?
玉敏:她一開始是失眠,睡不著。我那時候以為老年人睡不好,可能也比較正常,我就說“去看看中醫,去開幾幅中藥”這類的,當時她在老家,我沒有太在意這個事情。
后來我舅舅回去探親,去探望我媽,看到我媽狀態不好,就把我媽帶回了他家,他有一個相熟的老醫生就給她看病,診斷出來是抑郁癥。就是這樣,發現老媽得了抑郁癥,開始了陪著老媽抗抑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