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行這么一句話: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這句話的由來是,每次天氣稍微轉涼一些,媽媽們就著急地給孩子們添加衣服,生怕孩子著涼。但孩子真的冷嗎?父母們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孩子身上,卻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往往和父母不同。
同樣,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好的學業,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好的前景,可是唯獨沒有考慮過孩子過得是否快樂。他們希望孩子能夠長成自己期望的樣子,卻忘記了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意識,有自己的夢想。就像紀伯倫說的,孩子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我們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那作為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活出他自己呢?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這本書。
《在遠遠的背后帶領》這本書講述的是作為家長要學會自我調整情緒,為自己負責,不斷地讓自己成長,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投射自己的期望,無條件地養育孩子。這本書主要是作者結合自己帶領溝通課程的經歷,撰寫的經驗之談,書中列舉了很多家庭溝通的案例,他們就像我們身邊的人,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本書的作者是安心,她是家庭教育領域內的標桿性人物之一,近些年來,她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間游走,以公益講座的形式,帶領父母更好地與孩子們溝通,創造更加和諧的家庭關系,讓孩子們更加健康自由地成長。
親愛的家長們,你們有想過,作為父母,養育孩子,是為了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養兒防老。
話說回來,如果你知道這個孩子會因為種種原因,在你老的時候不能照顧你,陪伴你,你會不會就不愛他了,不愿意再養育他了呢?
我想,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繼續愛著孩子,養育孩子,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一直是無私而偉大。就像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跡象的母親護住了三四個月的寶寶,在手機里留言:“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那這份愛,是什么時候慢慢變質成有條件的愛呢?
這是因為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內心的匱乏感,一點一點地突顯出來。
其實做父母的過程,是不斷看見自我、面對自我的一個過程。只要我們認真覺察,就會發現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帶著預設和期待,預設和期待往往就是父母內在匱乏感的投射。
舉個例子:我當年沒有拍過照片,所以拼命地給孩子拍出生照、滿月照、百日照等到,我當年沒有漂亮裙子穿,所以每天讓孩子穿各式各樣地裙子;我當年沒有鋼琴學,所以強制孩子天天練習;我當年沒上好學校,所以我拼命想讓孩子上名校……甚至有的父母期望孩子能實現自己沒能實現的遺憾。
這樣的父母對子女的養育過程,是在不斷滿足童年缺失的自己,卻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
因為帶著期待,當孩子達不到父母預設的期望值時,很多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各種言語傷害孩子,最后卻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為自己開脫。
這樣的愛,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傷害,一刀刀地刺痛孩子幼小的心靈。
就像《無聲告白》中,迪莉婭無法承受父母的期待,跳海自殺。
實際上,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健康的關系應該是尊重大于孝順。而要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控制欲,做到真正的互相尊重,就要先有一個認知:父母于孩子,并無恩情。
我們來看看動物界的父母們是怎么養育孩子。
企鵝爸爸和企鵝媽媽,在企鵝寶寶長大之前,幾乎傾盡所能。一旦企鵝長大,就會游向茫茫大海,此生和父母很難再相見。
企鵝父母們就將自己的責任和孩子的責任劃分的很清楚,作為父母有義務扶養孩子長大,而長大后的孩子,將由他們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父母的養育是沒有條件,無怨無悔,代代相繼。
那要怎么做到無條件養育?
《在遠遠地背后帶領》中說:
無條件養育呢,意味著我們愿意尊重孩子的感官需求,讓他們自己選擇吃什么、穿什么、聽什么、聞什么,我們會盡力協助孩子發展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把我們的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無條件養育,意味著我們愿意尊重孩子的思想,包括想法、意識甚至信仰;允許孩子去經歷和探索他們的內在世界,學會與自己、與世界相處。無條件養育,意味著我們愿意尊重孩子做出的決定,孩子有權利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選擇他們更感興趣的外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放手,是孩子學會自我負責的最好方式。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發出疑問:無條件養育是不是代表不要規矩?無條件養育會不會把孩子慣壞?無條件養育是不是孩子說什么都是可以的?
當然不是這樣,無條件養育并不是溺愛,它是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為基石,在此基礎上可以有規則,有底線,無需慣壞孩子,并且無須委屈父母本身。
就像胡適說的:“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于你。但是你既來了,我不能不教你養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誼。將來你長大時,這是我所期望于你:我希望你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順兒子。”
如果我們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愿意放下“我比你大”“我比你懂”的權威式養育,如同我們不對小樹實施操控,只澆水施肥,至于小樹長成什么樣,我們愿意去信任。在安全的養育環境下,春來草自發,孩子自然有向上和向善的內在成長動力,會成長為他自己的樣子。我們在養育的是充滿靈性的孩子,我們都期待愛能夠在親子之間流動,滋養彼此,讓孩子有更輕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