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翻了08年的《李米的猜想》來看,雖然有鄧超、王寶強、張涵予入鏡,可我仍然只覺得這是一部周迅的獨角戲,看她在愛情里輾轉、焦灼、失了心智。像迷失在愛情里的一尾魚。
? ? ? 有人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可那7秒的愛戀讓她入了魔障,變得無法剝離出現實與夢境,她固執地守著那個短暫的記憶,不能忘記,不甘心忘記,就這樣苦苦地等待,追尋那個離奇失蹤的另一半。整整四年,怎樣的勇敢可以支撐她走過漫漫時光。她成了一尾失了水份的魚,神情呆滯,茫然,空無一物,仿佛馬上就要盲了,她看不見愛情里的自己,可是記憶如此真切,如何能放下。
? ? ? 因愛而生怨,執念深重,她說總要去討一個說法吧,如果你真的不要我了,如果你要我離開你,都沒有關系,但是請你告訴我,讓我放棄你,把你的這一頁翻過去??墒俏也幻靼装?,為什么你一直寫信給我,跟我描述美好的未來和愛意,卻要讓我輾轉在現實里無法回到過去,在思念你的日子里失了魂魄,飽受苦寂?有太多的不明白,她需要一個渠道可以傾訴,需要一個窗口可以呼吸,需要找到那個人借以快要壓垮她的這攤包袱。
? ? ? 可是他的54封來信在每一個日日夜夜里牽扯著她的靈魂,憑什么你就可以如此自私地把愛意寫滿紙頁,讓我一腔情愿地守候,憑什么一切由你來決定,你說不相見,就可以懷念,我就在見不到你的日子里默念你的字字句句,把它們嵌入骨髓深處,憑什么我就要為你守候成一棵樹,一個雕塑。癡情就是一場一個人的夢境,你在夢里不愿醒來,你握著一紙的溫暖,找一段回不去的過往,你對自己發狠,和自己較勁,可是你的對手還是你自己。
? ? ? 整部片子跟著周迅一起癡、一起痛、一起傻、一起迷、一起苦、一起懼、……情感的枝枝蔓蔓在心里荒蕪成一片,直到尾聲,才跟著哭出聲來。不是因為它是一個溫暖的結局,而是為了這個好不容易等來的結局,即使愛人不在了,曾經的那份執守,愛戀沒有落空。最可怕的是這些年的光陰都給了一個虛空的夢境,一個拳頭落了空,一個悶棍沒打響,我其實沒有外表那么堅強,我很脆弱,無法真正地消化、釋懷。男人死了,他留下的DV里是李米的影像,她穿著短褲在陽臺曬衣服,她在大街上裝輪胎,她在路上與人爭執,她掛著男人氣的襯衫走在城市的每個街角,他其實一直在不遠處看著她,只是一步之遙,只是一個轉身的距離,也許男人只有死了,才能給她一個交代吧。
? ? ? 看這部戲,突然心疼起周迅來,她這樣入戲,內心要有多強大才不至于被過度地撕扯,重新回到那個原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