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定和人談論過“老李家的孩子真是不懂事”、在網上看過“親戚家的熊孩子來串門,氣死我了”的吐槽貼,并且暗暗假想過“我孩子要是這樣我能氣死”。
羅馬不是一夜建成的,熊孩子也不是一天煉成的。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熊孩子往往有熊父母,不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甚至還縱容犯錯,讓孩子走上“熊”的道路一去不返。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人人討厭的孩子,然而您是否不小心做了以下的事,讓孩子正在變“熊”?
一、 “孩子太小”
電影院里,孩子沒完沒了地學說人物臺詞,嘰嘰喳喳。“不好意思啊,孩子小,不懂事,別計較。”
游樂場,兩個孩子爭秋千,情急之中一個打了另一個一拳。“小孩子鬧著玩嘛,那么小,打一下又不疼。”
公共場所大小便,“不好意思啊,孩子小,沒憋住。”
“小”并不能成為妨礙別人的理由,小時候不對不當行為加以制止,長大了不僅不會改,還會變本加厲。小孩子很多東西做不好或是不懂道理、好奇貪玩很正常,但家長不能以此為他開脫。知道孩子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避免在外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比如提前告訴孩子在公眾場合不要大聲喧嘩,玩玩具要學會謙讓,出門前給孩子穿好紙尿褲等等。
二、在孩子面前無意識地做了不好的舉動
無意中的一句抱怨“雨下得真xx大,害得我鞋子都濕透了!”也許孩子就跟您學會了臟話。
在餐廳的呼來喝去“服務員!去拿個杯!”也許孩子對他人就失去了應有的尊重。
火爆的脾氣一點就著,“信不信我揍你?!”時常掛在嘴邊,也許孩子就學會了處理事情立刻揮起拳頭。
模仿是小孩的本能,他們常常會以家長為榜樣效仿他們的一言一行。即使您不是故意想要做一個“壞家長”,但有時無意識的一個舉動就會讓孩子銘記于心。并且,孩子的模仿都是流于表面的,哪怕您做一件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有問題,孩子看到了不好的表象,都會亦步亦趨地學去。因此,您一定要注意做一個好榜樣。
三、過度滿足孩子的要求
“我要那個玩具車!”“好好好,買買買!”盡管家里已經快有一個停車場了,為了孩子高興,您還是掏出了錢包。
“樹頂的那朵花真漂亮!”“來來來,爸爸舉著你,摘下來帶回家!”您選擇性無視了樹旁“禁止采摘”的牌子。
“這午飯一點也不好吃,我要吃雞腿!”“沒問題,等著媽媽這就去給你買!”扔下碗筷您就直奔市場,連晚餐再吃都等不及。
孩子成了全家唯一的寶,寵著慣著什么要求都答應,還得是第一時間完成,半點都怠慢不得。您忘了,愿意把孩子寵上天只是您家里的事,出門在外后,孩子可不是所有人的國王。歪歪兔www.waiwaitu.com原創文章。看上別人家的什么東西就想帶走,人家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又不好意思拒絕,能不困擾嗎?人家也沒有理由跟您似的無條件滿足您孩子的愿望呀!
四、用錢衡量一切
從親朋家回來,“他們家住別墅呢,一個小卡片都不舍得給我們家孩子,真是越有錢越摳門啊!”有錢并不代表有義務啊喂!
孩子不小心闖了禍,“不就是賠錢嗎?你開個價吧,別為難小孩子!”有種東西叫無價之寶您聽說過嗎?
錢不能換來一切的道理您都知道,可為什么偏偏在孩子這里就忘記了呢?我們生在人與人交往密切的社會里,不論大人小孩,都應該避免由于自己的某些行為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換位思考,別人家的孩子到您家亂翻亂看,還非得帶走您兒子最喜歡的玩具,盡管玩具只值十塊錢,您愿意嗎?您孩子愿意嗎?
說了這么多,無非是希望您平日里注意自己的言行,別一不留神就把孩子培養成了別人提起來就皺眉的熊孩子。“熊”本是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充滿好奇無可厚非,您也沒必要因噎廢食,極力打壓孩子的愛玩心和探索欲。注意人際交往尺度,給別人足夠的尊重,不妨礙到別人就好了。您可以參考《做最受歡迎的自己——歪歪兔社會交往系列圖畫書》,看看歪歪兔和她的朋友們面對這類事情是怎么做的哦!
《熊孩子往往有熊父母,您也不小心“熊”了嗎?》系歪歪兔幼兒早教課程原創內容,原文地址http://www.waiwaitu.com/html/2016/fmxt_0929/3637.html歡迎轉載。原創光榮,抄襲可恥。在轉載時請保持全文完整,并注明原作者——歪歪兔情智樂園。對于構成盜用、剽竊及其他侵犯我方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我方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