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5時26分是谷雨,是家鄉春天的最后一個節日,雖然對于一年兩季一天四季的墨爾本來說,季節已經跟印象中的季節不是一回事了。
家鄉的古人說今天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但是好不容易種下的種子,這一天卻變得顆粒無收。
仲么了呢?話說有個命苦的孩紙,先后弄了幾個微信公眾號,好不容易每一個都開了原創和打賞,時不時碼些字換個醬油錢,然而,蘋果和微信兩大巨頭一個談不攏,連這個醬油錢也木有咧!
好氣哦。
一邊是從一袋攢到七袋的蘋果,一邊是沒了它就折了半邊翅膀的微信,選擇哪邊站隊都糾結不已,無法選擇就支持國貨,這個準沒錯,于是抱著一個吃瓜群眾的心,靜靜地看著這場戲如何發展和結束。
贊賞沒了就沒了吧,但就趕在凌晨微信二維碼支持原創的最后關頭,親愛的玥閨蜜歷史性地成為最后一個打賞人,成為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重要標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么狠狠地表揚千萬不要驕傲,沒了打賞,還有其他的辦法支持C嘛,開動腦筋,辦法很多嘛,嚯嚯。
好在C曾經也是個覺悟很高的人,很快擺正位置,咱是個不小心混進自媒體隊伍的路人,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碼字這件事,既然準備干一輩子,那就撒腳丫子追上隊伍唄。
據說微信公眾號千萬家,試問號主哪家強?度娘遙指咪大娘!既然這樣,C同學抱著認真學習的態度,看了通宵的小黃文,終于得到以下結論:
地基不牢;咪蒙文學專業碩士,又在報社干了十來年,一直捉刀弄筆,根據十萬小時理論,這個無法超越;
功夫不夠;每天寫作到凌晨兩點,就算手術也只休息半天,還要寫到12點,這種事C已不間斷干了十年,除了寫作這事沒一樣,睡眠時間一樣,所以沒種豆,怎么得瓜?
助理不行;人家助理五萬一個月,還該大的大,該長的長,倫家別說助理了,連條破槍都木一根。。。
黃度不夠;(敲黑板,重點來了)那些鉆進被窩看得臉紅心熱、遐思無窮的小黃文完全不是C世界里的東西,從小被高壓父母管教的乖乖C,30多歲才敢說出平生第一句臟話,還是個代碼NND,早知道耍流氓也能耍出年入一億的新境界,真是悔不當初啊(為毛聽到朵寶與同學對話,哪怕聽到半個臟話還是會爆炸?看來這輩子掙不到這個錢了)
其實說完第四條其他都是廢話了。。。
三年時間,從第一個公眾號《艾朵時光藏書室》到現在,前前后后開了六七個,頂著睡眠不足的腦袋,決定只留下兩個,一個就是現在的《墨爾本的艾朵時光》(昨天改名了,不知道今天會顯示新的還是老的);一個是《墨啡海外》。
本來想把《艾朵時光藏書室》的內容和粉絲遷移至現在這個號,可研究了微信遷移規則,在墨爾本這里有些工作根本無法完成,比如還要去公證什么材料,這個只能忍痛放棄了,原來寫的很多東西決定不要了,碼字這活現在還不十分順手,技術還不到家,以前的活干的不利落,永遠都是下一篇最好,所以該放手時且放放棄吧。
這個原來叫《CICI的艾朵時光》的號呢,因為C同學已經放棄原來的生活,決定重新開始,那就重新出發,還是你們那個愛叨叨的C同學,只不過換了個更文藝的地方,繼續跟大家絮叨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既然是說走就走,那就走哪兒算哪兒,這段時間跟大家聊在墨爾本的那些事吧。
其實C呢,不是到這里當專職廚娘(盡管手藝不咋地),也不光無所事事在圖書館門口廣場喂鴿子,還有一件正經事,就是從零開始,學習房事,學習跟房子有關的那些事。
《墨啡海外》主要關注如何用房子打造一個家,無論是旅行到這里一個暫時的家,還是想在這里擁有一個永久的家都是C關注的領域。所以《墨啡海外》會關注民宿、旅游、房地產等相關話題。
有句雞湯說要把一個人活成一支軍隊,C這支隊伍規制有點小,只有一個身兼數職的光桿司令,所以暫定下周開始每周一三五更新《墨爾本的艾朵時光》;二四六更新《墨啡海外》,在女神經與女學究的頻道里來回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