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食堂盒飯,有白菜,我說想吃羊肉白菜餃子。同事們哈哈笑,說我侉了。
我們這里其實不吃餃子,我們吃餛飩。春天薺菜上市了,摘洗干凈焯水,擠掉水分切碎,加豬肉泥拌勻,調味各家有妙招,這就是餛飩餡兒。
韭菜下來,就有韭菜雞蛋餛飩,現在條件好的吃韭菜蝦仁餛飩。也是咬春的意思。
以前夏天菜少,園子里自產的大多莧菜瓜豆類,不宜做餛飩餡兒,但是家家都會做一次莧菜餅瓜絲餅。這個時候我們家吃過茄子餛飩,豇豆餛飩。茄子切片加鹽腌出水,擠干水分加油渣剁碎,一定要加一點韭菜末提味。豇豆要焯水剁成末,要不然會戳破餛飩皮。
因是水稻產區,有人不喜面食,面條餛飩甚至包子都不吃,然而六月六是一定要吃餛飩的。就必須想法使得餛飩不太像餛飩。青菜豬肉最家常接受度高,用它們來做餡兒,包起餛飩蒸著吃,算是完成六月六的任務。
秋天新糯米下來,要吃糍粑。滾上黑芝麻,下油鍋煎,味道奇怪。或者吃燙米粉,糯米粉開水燙熟,蘸白糖吃,在碗里能拖很長一條,延展性太好。
忙過秋天,臘月洗塵祭祖,轉眼就是年,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定是餛飩。不愛吃的那位,可以說年夜飯桌上吃太飽,沒有肚皮吃餛飩。六月六那天顯然是不可能有這個借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