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照心靈(二)

《中庸》言:心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焉。

心經說: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至誠則通感。

心的作用這此巨大,可是心看不清,摸不著,被人類層層包裹,又瞬息萬變,我們怎樣才能覺照到心靈?

大學言: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物一元。

華嚴經記:于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一念三千,十如是。

易經載: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善易者不占。

金鋼經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先賢大德們無一不在苦口婆心變著法子地告訴我們“心生萬相,萬相為心”的奧秘,可是我們將那些珍貴的經典束之高閣,再多再好的教誨都如沙漠中的金山,無法變成滋養我們的水源。

光永遠無法照進一個封閉的身心,除非有一個深深的傷口,能讓我們聚攏目光。當我們痛不欲生,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時,也許愿意嘗試去感受心靈能量的蘊藏。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深愛尊祟的科學家們在各自專業領域,做了許多精心設計的科學實驗,他們震驚地發現,人類和一切生物都是一股能量場里的能量組合,并且時刻與外界無窮盡的能量大?;ネ曄ⅰ?/p>

任何一個電子同時和一切事物互通音訊,連我們的心智意識也全部與所處的世界共振。即世界是全息的世界,任何一個塵埃就包含了整個宇宙的信息。

從多利羊的問世到現在日本己成功從老鼠尾巴上提取干細胞克隆出正常的可繁殖的老鼠,正是全息理論的完美證明與應用。

萬物的本質就是能量,即心,即氣,即空無,即意識。我們看不見心,但能看得到這十方世界,我們可以經由解讀世界來覺照心靈。(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