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文表達我對高中生活的思索
高考失利 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復讀而選擇了一個普通二本。已經決定去二本的我又對于復讀多有猶豫。如果復讀,就是在和我的命運打賭,怕在復讀過程中,未痊愈的病又重新發展。
跑題了。
三年高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揪心,而回憶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樣揪心。
高考完三個月,現在才敢寫下一篇文章記錄過去的三年大概也是因為高考失利吧,不太敢去面對。
因為很小時去過姐姐的大學,燕山大學,那個在高校甚少的河北省中還算是不錯的學校,因此對大學的渴望便在那時埋下了一顆種子。
上高中后,深知高考是多么多么重要,每天都拼命學習。要說高中我最喜歡的階段便是高二時,那個班級,那些同學,那些老師,是讓我三年來最無法忘懷的。這個班是其它我待過的兩個班無法比得上的。(分了兩次班,待過三個班)
高二那段時期學習的行為連我自己都會被感動。那時候早自習是5點55,有時候去早了班里沒有開門,我就拿著臺燈,在走廊的窗臺打開書默背。6點40下早自習,我會在教室待到7點,5分鐘到餐廳買飯跑個來回,5分鐘吃飯,然后7點10開始上第一節課。中午12點下課,12點25跑去餐廳,12點半到宿舍,吃飯10分鐘,接著12點40午休。各種課間去廁所以競走速度去,回來繼續學習。日日如此,那時的成績也確實不枉我的努力。可能這也是更讓我無法忘懷那段時間的原因。
后來分班了,到了一個新的班級,便是高中最黑暗的時候了。學習行為一如即往 ,新數學老師遠沒有上一個那么負責,可能也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我就一直接受不了,以至于高考數學以失敗收場。現在想起那個老師我仍然心里憤憤不平。估計說出這樣的話,論誰都會批評我,是我不去適應老師,是我的錯。我嘗試過喜歡她,可是我真的做不到。她的課堂給我的感覺不是一場數學的盛宴,我感受不到數字與字母之間碰撞而衍生的解題策略和技巧,感受不到數學的神奇。估計有人會覺得這個老師講課是不是死板,不,她的課堂歡笑最多,但是可能也是我太出奇,喜歡嚴肅的課堂,覺得只有嚴肅才配的上數學一個學科的特點。
估計別人想起高中充滿歡笑,也有高三的煎熬。我想起高中,滿滿地揪心。揪心為什么高三會是那樣,為什么高二的心境無法延續到高三。
高考結束,多少人知道我上一個二本后對我說“為什么不復讀” “你那么刻苦,想過復讀吧” 面對這些人的一片好心,聽到這些我只是五味雜陳,不知道該笑著面對還是沉默。我只是回答,未來的路還很長。
確實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現在不能說完全能坦然面對,在外人問我哪個大學時心中仍然會有酸楚。寫這篇文章,希望我能坦然面對高考失利,希望寄托在大學中,仍然努力學習,考一個名校的研究生,讓我再用四年時間找到我喜歡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