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紡織品銷售額持續下降
依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結果,本年9月德國零售業商品類別中,紡織品,鞋類與皮革製品的銷售額明顯減少,經價格調整后,比去年同期下降7.7%。至于食物商品的銷售額相比之下上升3.4%。整體零售業銷售額上升0.4%,若以最新實際價格計算,則相當于上升1%。本年至9月止零售業平均銷售額上升2.1%。
點評:受外部需求疲軟的影響,國內紡織品、 制成品、 成衣出口總額均不同程度下跌。
俄羅斯10月原油產量再創紀錄
雖然多次表態支持限產,但10月俄羅斯原油產量卻再創新高。據國際文傳電訊社,俄羅斯10月原油產量升至1120.4萬桶/日,創下歷史紀錄。而這并不是俄羅斯單月原油產量第一次打破紀錄了,9月其原油產量就高達1110萬桶/日,創后蘇聯時代紀錄新高。俄羅斯逐漸攀升的原油產量與其此前支持限產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點評:俄羅斯的原油凍產承諾不過是個笑話。
越南將中國產品進口稅率降至零
從越南媒體近日報道中了解到,根據《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ACFTA),越南政府頒布了一項關于2016年至2018年東盟和中國進口產品的特殊關稅優惠法令。據專家表示,此舉將對越南本地產品造成更大的競爭壓力。該法令下,來自東盟和中國的數百種產品出口到越南將享受零稅率,產品包括蔬菜、水果、加工或腌制魚類及其他海鮮產品,還有可可、可可產品、水泥、面粉和肉類產品等。
點評:對于國內的出口企業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埃及貨幣暴跌48%
周四(3日),埃及央行宣布允許匯率自由浮動,埃及鎊兌美元將一次性貶值至13,此前為8.8;同時加息300個基點。此舉宣布后,埃及股指EGX 30指數大漲逾10%,創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
點評:美元短缺、黑市匯率暴貶、多項物資匱乏……聽起來很耳熟?沒錯,尼日利亞、委內瑞拉現在也都是這種狀況。
長征五號發射升空
我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11月3日20時43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點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火箭。
英國高院裁定“退歐”需議會同意
本周四,英國高等法院裁定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款需要議會投票。意味著議會可能拖延甚至推翻政府退歐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英鎊短線拉漲約80點,刷一個月新高。
點評:英國退歐一波三折,英國經濟也和過山車似的,受苦的還是英國的人民。
英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英國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0.25%、資產購買規模及公司債購買規模不變。同時,英國央行大幅上調通脹預期,并表示通脹料將在2020年期間重返目標。英國央行還下調了未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點評:這是英國政府在“脫歐”公投后首次發布季度經濟增長數據,顯示了英國退歐公投暫未對經濟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英國退歐仍可能被反轉。
里斯本條約第50條起草者、蘇格蘭前外交官稱,在觸發里斯本條約后,仍然可以改變主意不退歐。此前很多律師說,一旦決定觸發里斯本條約,英國退歐將不可撤銷。
點評:英國退歐再添變數。
歐佩克:對11月底達成石油減產協議感到樂觀。
周四,歐佩克發表聲明稱,對于在本月底時就限制產出達成協議,感到很有信心。歐佩克駁回了那些對其影響力有質疑的批評。近日,因上周產油國會談無果而終,油價出現一波明顯下跌,美油跌破45美元大關。
點評:歐佩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2016年1-9月中亞貿易大幅增長26.63%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1-9月,中亞雙邊貿易額達2.8億美元,同比增長26.63%。其中,中國對亞出口8439萬美元,增長11.95%;自亞進口1.96億美元,增長34.22%。
點評:中國對亞貿易持續增長,凸顯了中國對亞洲的控制力!
美聯儲維持基本利率不變
《德國之聲》網11月3日報道:美聯儲今日發布聲明表示,維持當前基本利率在0.25%-0.5%之間不變。這一決定并沒有出乎業內人士的預料。不過,該機構在聲明中也表示,提高主導利率的外部條件已經進一步成熟;但是本月的決定則是繼續觀望。外界估計,美聯儲很有可能在今年12月作出加息的決定。
點評:年內加息的可能性不斷加碼,加息真的要來了!
超四成德國人認為工資過低
據《焦點周刊》網絡版10月31日報道,根據最新民意調查顯示,41%的德國民眾認為相對于完成的工作來說自己的收入過低。51%的工人感到自己的工作所得不夠合理。85%的受訪者認為低收入和高收入之間的差距過大。87%的受訪者對普通收入家庭在未來10年的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另有44%的民眾認為比起20年以前,現在通過個人努力實現社會階層上升更為困難。
點評:隨著德國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好轉,德國人有望加工資嘍!
巴西9月工業產值環比增長0.5%
11月1日,巴西地理信息和統計局發布9月工業產值相關數據。2016年9月巴西工業產值環比增長0.5%,結束了多月連續下滑局面,顯示巴西經濟開始微弱復蘇。
點評:巴西經濟起死回生了?
“崔順實門”事件或拖累韓明年經濟
韓聯社新聞網11月3日報道稱,正在持續發酵的“崔順實門”事件對整個韓國社會造成強烈沖擊,也可能演變為“崔順實風險”,從而拖累韓國經濟發展。
點評:把韓國經濟下行歸罪于崔順實,崔順實表示“藍瘦、香菇”。
幾年內中菲貿易額有望翻番
據《菲律賓星報》10月31日報道, 菲律賓貿工部部長拉蒙·洛佩茲日前表示,由于中菲雙方的努力,雙邊貿易額在2015年170億美元的基礎上,有望在幾年內實現翻番,甚至可能增長到三倍。他表示,過去的幾年即使中菲雙邊關系不佳,中國仍然是菲律賓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菲關系全面恢復后,雙方經貿關系將迎來大量機遇,有望提升到全新的水平。
點評:早干嘛去了,杜特爾特表示要大力發展中菲貿易,造福兩國人民。
400余產品出口退稅率提至17%
據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韓潔 申鋮)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4日宣布提高機電、成品油等400余種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至17%。在當前外貿面臨困難的背景下,此舉凸顯穩定外貿形勢、促進出口增長的積極意義。
根據兩部門通知,此次調整自2016年11月1日起執行,涉及照相機、攝影機、內燃發動機、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玩具電動火車等共計418種產品。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說,“國外商品都是足額退稅,此次將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7%,就意味著這些商品也達到了足額退稅,從而保護我國企業商品在國際舞臺上公平競爭,有利于穩定外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