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外貿一周資訊4.11——4.17

日本首提退出寬松

上周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實現目標后將退出寬松,并首次討論退出細節,稱將包括贖回國債和加息,利率水平和資產負債表規模將是退出策略的首要主題。

國貿點評:日本經濟復蘇,貨幣寬松時代或將結束。

中國3月PPI見頂回落

中國3月CPI同比0.9%,較前值0.8%小幅反彈。中國3月PPI同比7.6%,漲幅在連續五個月擴大后開始回落,分析認為PPI拐點已現,3月之后PPI同比或將進一步回落。

國貿點評:經濟下行,或超預期。

OPEC連續三個月減產

月報顯示3月OPEC連續三個月減產,至3192.8萬桶/天。

國貿點評:瘦了歐佩克,肥了頁巖油 。

美國PPI出現7個月來首次環比下滑

繼中國PPI終結五個月連漲出現回落之后,美國3月PPI環比下滑0.1%,因當月能源價格下降;PPI同比增長2.3%,創五年最大,因過去一年油價大漲推升了其他商品和服務的成本。

國貿點評:美國經濟的好勢頭或見底了。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

據孟加拉《金融快報》4月15日報道,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石油進口飆升至歷史新高,達到917萬桶,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買家。今年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828.6萬桶,去年12月份為857萬桶。

國貿點評:能源安全任重道遠。

韓1人戶家庭比重10年間翻一番

據韓聯社4月14日報道,韓國國土研究院日前發表《2016年居住實況調查》報告稱,2016年韓國1人戶家庭比重為27.2%,較2006年翻一番。

國貿點評:韓國經濟缺乏長遠的人力支持。

中日韓時隔3個月重啟自貿協定談判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1日報道,10日,中國、日本和韓國時隔3個月在東京重啟了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會議。除了物品關稅、服務貿易和投資等領域之外,3國還將磋商今后如何推進談判的框架。

國貿點評:缺乏政治互信,談不出什么花頭。

韓4月上旬出口同比增長6.1%

韓聯社11日報道,韓國關稅廳(海關)11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10日,韓國出口額同比增長6.1%,達到112億美元。

國貿點評:增長速度明顯收窄。

俄東方港開通至中國太倉港集裝箱航線

據俄遠東發展部網站4月13日消息,“濱海1號”國際交通走廊框架下中國企業新開集裝箱陸海聯運線路。由中國黑龍江陸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運營的裝載290個標準集裝箱的班輪駛離俄東方港,運輸貨物為糧食、石化產品、淀粉和板材,將于4月14日抵達中國江蘇太倉港,運輸時間從此前的10天縮短至5天。

國貿點評:中國俄羅斯經濟結合越發緊密。

希臘供應商將等待更長的付款期

據《每日報》4月13日報道,信托保險公司Atradius的調查顯示,供應商在希臘經濟受到打擊的情況下,扮演了銀行的角色。與去年相比,2017年客戶支付供應商的賬期平均時間持續增長。

國貿點評:希臘的國內供應商要小心了。

聯合國鼎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越來越成為全球關注的關鍵詞。就在幾天前,聯合國“一帶一路”高級別研討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與會的聯合國官員、經濟學家和各國外交官圍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熱烈討論,期待這一倡議給世界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國貿點評:得道者多助,全球都通的理。

6.9%!中國一季度GDP創一年半以來最高增速

中國一季度GDP同比6.9%,創2015年三季度以來最高增速,好于預期。

國貿點評:一季度開了個好頭!

激增40%!日本2016年外來人口數量創紀錄新高

勞動力人口不斷縮減,日本政府已經允許更多的非技術崗位短時間引進海外勞工,并以政策優惠吸引海外高技術和管理人才。日本總務省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新增外來人口13.6萬人,同比激增40%,為連續第四年正增長并創下1950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國貿點評:基數低,日本還是很排外的國家。

中國3月出口創兩年最高增速

中國3月貿易形勢改善,隨著發達國家需求回暖,中國3月出口創兩年最高增速。按美元計,中國3月貿易帳239.3億美元,預期125億美元;中國3月進口同比增20.3%,預期15.5%; 中國3月出口同比增16.4%,預期4.3%。

國貿點評:全球經濟復蘇,需求回暖。

巴西央行降息100個基點

巴西央行周三降息100個基點,降幅創2009年6月以來單次最高,基本利率降至11.25%,完全符合市場預期。

國貿點評:巴西經濟恢復中。

美國財政部否認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財政部報告并未給包括中國在內任何一個貿易伙伴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仍將中國等六個經濟體列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報告稱,中國對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極大,突出表明中國需要向美國的商品與服務進一步開放市場。

國貿點評:這是大國之間的某種默契嗎?

印度又沒錢可取了

據FT報道,印度的自動取款機又一次沒錢了。導致印度央行被指責在總理莫迪突然宣布取消流通量最大的兩種面額紙幣的五個月后仍未能印出足夠用的錢。

國貿點評:廢鈔運動后遺癥仍在。

變懶的美國人正在傷害美國經濟

據CNNMoney報道,經濟學家泰勒?考恩認為,美國人變懶散了。他們開公司的數量不像以前那么開的那么多了。他們搬家的次數不像過去那樣頻繁了。他們所居住的街區和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樣隔離。

國貿點評:不是美國人變懶了,是中國人太勤快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