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在期待中看完了《春嬌與志明》,挺溫馨的。相比較第一部的《志明與春嬌》
香港人北上,一段用七天的決定的感情在經歷了149天之后面臨著分離。
相愛是一個瞬間,用愛的名義相處卻是總也避免不了戰爭的發生。
從《志明與春嬌》里面那個內心長不大的,喜歡把干冰放在馬桶里看煙慢慢升騰的惡趣味的張志明,要離開香港去北京。
在春嬌因為吵架住回自己媽媽家的五十多天以后,志明在前往飛機場的公家車上給春嬌打電話,說以前一起住的房子里的
東西都收拾好了,要是去拿的話就去拿。
那一面的春嬌是沉默了,眼淚卻沒有掉下來。
兩個什么都悶在心里的人,沒有說分手,
正如在開始的時候張志明用一個到我i n ss!w !去和春嬌表白一樣,讓春嬌始終看不懂一樣。
分手,沒有解釋,沒有告別,沒有多話,就是離開了。
我覺得張志明真的沒有長大,真的想他說的那樣從高中以后就沒有長大過。
一段感情擱淺了。
剛搬到北京的張志明在整理東西的看到裝著之前決定一起戒煙的那半根煙的玻璃瓶,站在垃圾桶旁邊,當時我看的是心驚了一下。
不會就這樣扔掉吧?
還好志明最終沒有扔。
然后就是志明和楊冪飾演的尚優優的戀愛。
只是在看他們的愛戀的時候我始終覺得志明并沒有愛上尚優優。
楊冪,在《春嬌與志明》里面露的挺多。身材不錯。
但是原諒我始終不喜歡楊冪,也說不上討厭,但至少是沒有好感。
故事發展到半年后,春嬌工作的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撤掉了,春嬌被調到了北京。
偶遇時不可避免的,畢竟北京也沒有特別大吧。
北京重遇的那個瞬間,張志明應該是感覺到自己喜歡的還是春嬌吧。
所以在后面的時候才會又去和春嬌曖昧不清。
在正式見志明的時候,春嬌特意的打扮,確實很漂亮,當外套脫下的時候,那件很漂亮的禮服真的吸引了志明的眼睛,當然也征服了我的眼睛。
很漂亮,很養眼。獨屬于成熟女人的那種不經意的風情,被楊千嬅演繹的恰到好處。
和志明一起過來的朋友這么說他,你永遠喜歡同一款車,又喜歡吃回頭草這些話的那一段講的很經典。
永遠喜歡同一款,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接下來是張志明和春嬌的藕斷絲連,雖然有尚優優這個正牌女友,可是張志明卻沒有辦法不找春嬌。
這樣劈腿的男人其實真的而很可惡呢,可是為什么被余文樂一演繹卻覺得那樣的動人呢。
原諒我喜歡帥帥的余文樂,所以即使他是在劈腿,我卻沒有辦法討厭他。
搖擺不定,其實傷害的會是兩個女人。
徐錚在里面演一個大叔,哈哈,很體貼的大叔,很讓窩心的那種大叔。
志明,春嬌,尚優優,徐錚演的山姆之間的關系讓我想到一句話。
蘿莉栽在大叔的手上,大叔栽在御姐的手上,御姐栽在正太的手上,正太栽在女王的手上,女王看心情,栽在哪里還不知道。
哈哈,志明一直像一個小正太,春嬌呢,算得上是御姐,尚優優是蘿莉,山姆呢,就是大叔。
雖然《春嬌與志明》很溫馨,很貼心,很搞笑,也很犀利,也有賤兮兮的香港幽默,但是我更喜歡第一部《志明與春嬌》,覺得在北京拍的和在香港拍的真的還是又不一樣的味道。
《志明與春嬌》很悶,很隱晦,很重口味,《春嬌與志明》很溫馨,很可愛,很糾結,但是總覺得少掉了第一部的緊湊感。
你可以忘記你的前女友嗎?
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那個他嗎?
其實這兩部電影里面都從沒有提到的一個詞就是“我愛你”
全部都是用我喜歡你,和在一起,我想你了,這樣的淡淡的詞表的白,但是卻覺得很窩心,小清新的溫暖。
I?n SS!W !
你能看懂嗎?
賤兮兮的港式幽默------《春嬌與志明》的經典臺詞
【有時,愛不知不覺】
余春嬌:“我努力想擺脫張志明,但是我后來發現我已經是另一個張志明。”
余春嬌:“我真的以為我們不可能在一起的,我想要忘記他,但后來發現不知不覺變成了另一個他,我真不知道他從什么時候開始影響我這么深。”
余春嬌:“有些事不用一晚上就做完,我們又不趕時間,不過,要是沒做,就會來不及做了。”
【有時,愛是對不起】
尚優優:“我整整一年對你的喜歡都換不來你幾秒鐘的想念。”
尚優優:“我不想聽你說對不起,我不想讓你對不起我。我知道我做的不好,我哪里不好,你可以告訴我,我可以改的。”
張志明:“沒有啦,是我的問題,你已經很好了,太好了。”
尚優優:“我太好了,你不要我?”
【有時,愛是彼此調侃】
余春嬌:“我比你大。”
張志明:“我比你高。”
【有時,愛有輸贏】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幾個人渣的。”
“男人都喜歡一手不能掌握的女人。你太好掌握了。”
【有時,愛是無厘頭】
黃曉明:“我還有一個缺點,我沒有北京戶口。”
Brenda:“我也沒有啊。”
黃曉明:“是嗎?那真的很巧啊,緣分吧。”
【精彩內涵詞】
張志明:“對不起。夾了你的菜。”
鄭伊健:“本來就是你先夾的啊。”
張志明:“我唔想手牽者你,心想著她。”
“一世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
瑣碎的情節并未因故事的平淡而顯得拖沓乏味,只因它的真實而冷酷、欣喜與失落,道盡了所有隱匿于情感世界與人性深處的喜新厭舊和患得患失,臺詞時而令人莞爾,如:一生中總會愛上幾個人渣。時而令人微酸,如春嬌對志明的欲罷不能,就算被看扁,她也大聲說:分手后我一直想找個與你完全不一樣的男人,結果發現你早已影響了我,影響到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我發現我變得越來越象你,直至成為了另一個你。
或許,對一個人的愛就是這樣一種犯賤的過程吧,不知不覺中中毒已深,剪不斷理還亂,腳步雖已離開心還在原地。現實中先移情的那個人(志明)早已絕塵而去,極少回心轉意的可能,只是他潛意識里也隱隱希望對方永遠記得自己;被“辜負”的那一方(春嬌)雖然否極泰來等到了眾人眼中的最佳人選(有事業又有安全感的成熟男),仍然因舊愛的一個眼神忍不住去吃回頭草,哪怕重蹈覆轍。
導演是深諳情感世界是是非非的,并極好地把握住了節奏,令每一個細節都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愛的五味雜陳都有了。并且將大結局知情識趣地安排成春嬌與志明的重歸于好,這也是對觀眾的一種慰藉吧,要知道現實中可并非如此,多數時候我們都不得不承受等閑變卻故人心之后的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