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德江縣第一小學育人案例
【背景】
2017年我校成為新教育實驗學校,開展新教育行動研究已有近兩年時間了,我們一直都在關注在生命的故事,新教育實驗強調教師首先應該是熱愛生活的、關懷生命的,我們平時接觸的大多是最富有朝氣,最具活力的孩子。但是對那些存在調皮搗蛋、打架惹事、盜竊財物、孤僻自閉等行為習慣和心理上有問題的學生束手無策。前不久,學校安教辦通知:請四、五、六年級的班主任在班上排查那些愛打架,愛欺負同學或低年級小朋友的學生,然后上報學校,學校集中統一想對策來管理這部分學生,從多方面了解這部分特殊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尋找突破口,制定幫扶計劃,確定有效實施措施。按計劃開展各種幫扶活動,反思存在問題。以此次專項活動為契機,我跟大家分享一個“育人故事”,希望此案例能與大家互利共勉。
【靜聽花開的故事】
? ? ? 打架風波
我剛接手三(9)班的時候,對班上情況不熟悉,所以就沒有重新組建班委,抱著觀察的想法保留了原來班委成員。
班長李一民,非?;钴S,皮膚黑黑的,頭上因為小時候生瘡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疤痕,所以我一下子就記住了。翻看上學期的成績表,李一民成績中上,他并沒有因為身體上的瑕疵而變得自卑,反而非常自信,甚至有點強勢,這讓我有點意外,真是人不可貌相,于是我打消了懷疑。但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老是有人告他的狀,說他自己不負責任,管不好班級,還欺負其他弱小的同學,我找他溝通幾次,收效甚微。
后來,他因為小事情跟同桌發生口角,最后大打出手,還把對方鼻子打出血了。我知道后非常氣憤,嚴厲的懲罰了他,還毫不猶豫地撤了他的班長職務,重新選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女生當班長。我簡直不敢相信他以前是怎么當上班長的。為了營造良好的班風,我重新制定了班規,落實了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班上的風氣越來越好。唯獨對李一民作用不太大,我一直在反思,如何才能改變他,單純的溝通和獎勵根本行不通,軟硬兼施,他好像“刀槍不入”。
溝通從心靈開始
也許是因為被撤了班長職務,趙李一民心里很不平衡,越來越不服管教,經常惹是生非,比起以前更是變本加厲,大有破罐子破摔之態。
正當我對他束手無策時,班上一位女生的家長打來了一個電話,這個電話讓我非常震驚。這位家長在電話中說:“張老師,我們家孩子回來老是哭,在我們的再三逼問之下,她才說班上有位叫李一民的男生經常敲詐勒索她,叫她拿早餐錢,一塊,兩塊,最多是五塊。還威脅她說,只要對老師和家長說了就見一次打一次。她都不敢來上課了,你幫我好好調查一下這個男生,是不是屬實?!?br>
事態非常嚴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敲詐勒索,這影響有多大。我馬上在班上展開調查,不查便罷,一查結果更是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從二年級開始,李一民就開始敲詐勒索本班女生,班上大部分弱勢的女生都被他敲詐過。
鑒于這次事情的嚴重性,我叫來所有長涉事孩子的家長,當面對質,面對面的溝通。我從側面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況,原來他的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到其他地方去了,父親在水利局上班,但經常出差,由爺爺奶奶照看,但年邁的爺爺奶奶體弱多病,根本無力監管,加上父母離婚,又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造成了現在的不良品行。
了解了事情的根源后,我改變了對他的教育策略,現在想起來,以前對他還是簡單粗暴了些。我并沒有過分的責怪他,而是從他的家庭境況著手,對他進行側面開導。我對她說:“你出生在單親家庭,這很不幸,但你的爸爸媽媽也很不幸,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他們婚姻已經失敗了,但為了你還得四處奔波,如果你再這樣自暴自棄,他們會更加良心不安,所以要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換位思考。家庭不幸,更要自強不息,出人頭地?!?br>
他似乎有所感悟,眼淚都出來了。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明顯覺得他改變了許多,語文作業能按時完成,并積極改錯,也很少看到他惹事了。像他這樣的問題孩子非常敏感,很在意老師的態度與評價,當老師處理問題不夠妥當時,情緒就會一落千丈,而老師又沒能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就會使孩子對老師的關愛產生抵觸、逆反、不再相信。
所以教育一定要追根溯源,溝通只能從心靈開始。
風波再起
那次事件以后,我跟他溝通了幾次,拉近了和他之間的距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確實變乖了許多。
? ? ? 可是好景不長,就在學期快要結束的一個周末,再次風云突變。
? ? ? ? 陳校長打電話問我說:“你們班是不是有一個頭上一個大疤痕的男生?”我說有一個,他接著說:“你快點到玉水派出所去接人,那個男生在瑞豐超市偷吃零食后,又裝滿衣兜準備帶走,出來時被抓到了,超市管理人員馬上打110報警,他被抓到了玉水派出所。警官問他大人名字他不說,只說是一小某班學生。”
接到陳校長電話后,我馬上聯系李一民的父親,李一民父親聽到后也是大吃一驚,又氣憤又后悔,不停地自責對孩子管教太少,關心太少。我說你先不要說這些,趕快和我去派出所接孩子,見到孩子后最好不要激動,更不要打罵,最好心平氣和地和他說話。來到派出所,
看到李一民無助的蜷縮著的身影,我忽然覺得,再調皮搗蛋的孩子在法律的威嚴下,也是那樣的弱小,起碼不至于不可救藥。
回來后,我和李一民進行了一番溝通,引導他自我檢討,找出自己錯在哪里,該怎么處理,還讓他明白好學生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還讓她明白犯錯誤是要付出代價的,是需要成本的,甚至可能毀掉自己的一生。有時嚴厲的懲戒也是一種愛,如果沒有懲戒,孩子在很多時候可能顛倒黑白,迷失自我。
花開的聲音
超市風波過去了,我和李一民的爸爸商量,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起,就讓時間去消化,但一定要加強監督。同時也讓他學會友善待人,多做好事,尤其是不能欺凌弱小,更不能做違法犯罪的事,否則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漸漸地,一切都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他不像以前那樣霸道了,和同學關系也好了,沒有人再告他的狀了 ,他的朋友也多了,作業也按時完成了,成績明顯上升。他每次遇到困難都會找我談心,和我交流意見,在品行方面,可以說完全是脫胎換骨了。
有一天放學的時候,他追著跑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張五十面值的人民幣說:“老師,給你!”想賄賂我?這小子動什么“歪腦筋”?我有點詫異,“不是,我剛才在操場上撿到的”,我回答說:“喲!腦袋開竅了,變高尚了,拾金不昧!快交到少大隊去?!彼D身往少大隊跑去,望著他跑動的身影,頭上的疤痕因為汗水緣故閃閃發光。這還是那個為了一塊錢敲詐勒索班上女生、那個在瑞豐超市偷零食的李一民嗎?我震驚了,那一刻,我仿佛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故事結局
通過近兩年多的觀察、教育,李一民的各方面表現有明顯改觀,學習成績進步了,班級榮譽感增強了,也喜歡助人為樂了。
三四年過去了,他現在已經上了初中,還是重點班的學生。有一次在步行街偶然間遇到他,他老遠就跑過來跟我打招呼,微笑著說問我:“老師你現在教哪個班?你們班現在有沒有調皮搗蛋的學生?如果有,一定要教育他們不要像我當初那樣,要不是遇到你,我就毀了,我現在改了,又當班干了?!?br>
看著可愛的黑臉,頭上的疤痕依舊閃閃發光,但一臉陽光的笑容卻讓我心里樂滋滋的。面對李一民的轉變,我作為老師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原來改變一個人的心靈是如此的幸福。
羅曼.羅蘭說:“要想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弊鲆幻睦镉嘘柟獾娜?,才能讓枯木開花。
【案例反思】
李一民的故事結束了,但是還有很多李一民一樣的孩子還再延續著他們的故事,我暗暗思考:是否每一個孩子都能像李一民一樣痛改前非,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如果稍微有一個環節做得不好,結果會怎樣?同樣的方法用在其他類似的孩子身上,結果會一樣嗎?
【感悟和策略】
愛心是永恒的教育主題
愛心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靈丹妙藥,是永恒的教育主題。
雖然教育學生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愛卻是最能撥動孩子心弦、觸及心扉的。當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真正的送出關愛后,不僅會促使學生的行為表現有好轉,更是讓他們的心理也得到自我完善。所以面對那些需要轉化的學生時,班主任、老師倘若真正地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教育也便不再是棘手的事情了。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其次,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愛心,枯草也會發芽;只要一縷陽光,他們就會燦爛。總之,心靈的橋梁要用愛心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
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是教師必備的修養;以愛為根基的情感激勵,是做好教育教學的關鍵。教育的領域,愛心是不變的主旋律?!胺N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教師是愛的播種者,是道的傳承者, 就應該用自己的仁愛之心去驅散孩子內心的陰霾,去激發孩子心中的真善美,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愛要形成合力
一個人的愛是有限的,如果能調動一切力量,這種愛是無限的。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必須緊密結合,形成合力。李一民的轉變正是家長、老師、同學、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
“問題學生”的出現與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對他們的轉化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師可及時通過家長反饋信息,全面了解“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全盤掌握其動態和變化;同時,要求家長努力改善家庭環境,改進教育方法,與教師同心協力,盡快促使“問題學生”的根本轉變?,F在社會上離婚的父母太多,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他們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孩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欠缺,因此現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有一定的難度。
作為老師,人人都有教育管理的責任與義務,所以要人人參與,共同關心幫助每一個孩子。尤其是各科老師要達成共識,學會一唱一和、協調一致、共同來愛,這樣形成教育的合力,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體育老師看一小朋友有進步,讓其喊隊,而這個小朋友在班里剛犯了錯,所以班主任一氣之下把他撤了。孩子的情緒一落千丈。我想:如果老師間能溝通好,就喊隊和出錯的事來共同教育,也許會看到另一個結果。)
同時,老師還要引導班級中朝夕相處的小伙伴給與問題孩子大家庭一樣的愛。老師畢竟是成年人,孩子們的心思有時不一定了解的很清楚。而小伴間有共同語言,更能相互理解,所以老師要學會發揮集體的愛的力量、同伴互助的力量,讓特殊孩子在班級中,能有人與他合作交流,能感受到同伴間的溫暖。(李一民同學雖然犯了很多錯誤,但全班同學并沒有因此疏遠他、嫌棄他,而是一如既往地理解他、幫助他,由全班小朋友的幫忙,老師省心了,孩子還進步了,家長特別感動。)
愛要提高能力
這種能力體現在: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也許這種愛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是一句親切的叮嚀、是一個充滿感情的撫摸、是一次善意的表揚、提醒等等,一個細微的舉動都能讓學生能感受到老師的愛。
同時,這種愛的能力還體現在讓你愛的學生反過來愛你,讓愛的力量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有很多學生因為喜歡某一個老師而喜歡他的課;因為愛某一個老師而不厭學,同時也因為愛這個老師而言聽計從等等。這些都是愛的能力的表現。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為了維護李一民的自尊,給了他臺階,給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沒有告知學校,也沒有在班上宣揚,使他感受到了安全與溫暖,于是才有“拾金不昧”的故事。所以,只要我們要提高愛的能力,就能將愛的種子播到孩子心里,并讓它開花結果。
愛要細水長流
有人說,教師是在學生心靈深處耕耘的人,你要想打動他,就要經常地去扣動心弦,讓其心靈受到感動,每感動一次,愛就會多一些。只不過有些孩子開花較慢,但他的花期長,有的孩子根本不開花,卻能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我們要愛得更深沉、更長久,如涓涓細流,終匯成滔滔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