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之前就對《大護法》所宣稱的暴力美學有所心理準備,影片伊始還是被小小嚇到,一言不合就殺人的場面,陰郁夸張的電影畫面,言簡意賅的冷幽默對話,雨點般往下砸的極快節奏,壓的你喘不過氣來。
不過,很快地,你的眼球就會適應砍頭的殘暴,殺人的利落,因為,你越來越會發現,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來,導演是在借助這個殘暴的故事來給你探討哲學問題的,即,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先從人物形象分析說起……其實,相對于主角大護法“死胖子”的英勇無敵,一往直前,我更喜歡以下幾對人物關系——
**太子的遁世逍遙VS小銘的處心積慮
**
太子是個吊兒郎當的王儲,不屑于與眾人爭位,天天寄情于畫畫山水以及裸體女人,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很二的不務正業的未來的君王卻是有著真正的博愛之心,他對于花生人小姜的憐愛和呵護,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兌現他當初的諾言,我想,這是一份真正的擔當。
相對于太子的舍生取義,浩然正氣,甚至孩子般的純真,他的小跟班——小銘的不擇手段,處處算計卻是令人不寒而栗。他,小小年紀居然已經懂得了為太子即位后的自己的未來謀局,勸太子舍棄沒有利用意義的小姜,并竊取安吉大人殺戮花生人后得到的黑寶石來統治世界,全然沒有是非善惡之分,或許他就是未來皇上身邊奸佞的前傳。
卯卯的理想追求VS小姜的幡然悔悟
相對于太子的游山玩水,沒有絲毫理想,作為屠夫的卯卯是個特別有追求的人,他一天天活在自己的勵志之中,非常雞血。
一個時時刻刻把“一刀取人心臟”作為一生終極理想追求,口口聲聲把“絕不辱沒祖宗”為教義的庖丁的后代,最后卻是自剖其心,倒在了自己的屠刀下,結果不寒而栗,可以說,卯卯這個人物形象最具悲劇意義。
他是一個沒有自己思考的人,一切以安吉大人馬首是瞻,不知道“自己是誰,能夠做些什么,能做成什么”的人,有了所謂的理想,想要傳承什么的時候,路子越走越偏,最后反倒是害人害己,成為安吉大人那樣的統治者的幫兇,劊子手,最后也只能為自己的迷失付出代價,那就是以命抵命。
跟他作為顯明對照的是花生人小姜——敢于面對自己前世今生的人,當獲知他們花生人真正的身世之時,敢于撕去身上的偽裝——貼著的假眼睛,并開口說話,學會人類的思考,祛除了盲從愚昧,逃出魔窟,反抗壓迫,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最終擺脫了被安吉大人那樣的統治者所欺瞞利用,直至殺戮的悲慘命運,迎接屬于自己的世界。
讓我們回到文章開始的那個哲學命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通過《大護法》我想導演不思凡已經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認識你自己,敢于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打破窠臼,你終究會到達屬于自己的世界。其實,這是面對浩瀚宇宙,人類對自我的追問。
所以,從講故事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大護法》非常成功,不矯情,不說教,不腦殘,于不動聲色間,啟迪了人們反思一些我們自身的問題。
末了,再多說一點,兒子的觀點顯然與我不在一個頻道上,人家關心的是會不會拍續集,在他看來,花生人之母的重現世間,以及圍繞黑寶石的爭奪戰,還有故事開頭那個妖艷的女人等等諸多線索大有繼續拍下去的欲求。
好吧,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