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到特崗教師的總結表,特崗教師三年服務期滿了。我在這個學校呆了三年,也畢業三年了。
三年前,剛踏出學校大門,懷揣夢想,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我向自己的夢想妥協了。
1
我是師范生,學的是數學。大學除了帶家教,補習班,自己一無所長。大四下半學期,很多學校到學校招聘,沒有一所學校看中我的。看到宿舍的其他同學,三方協議都簽了。自己工作還沒著落。不得不按照家里的意愿,準備招教、特崗考試。順便做家教掙點零花錢。
畢業后回到家里,鄰居們在背后指指點點。自己心里也著急。做兩手準備,考上最好,考不上,自己就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出去闖蕩。
不知是幸或者不幸,筆試、面試都順利通過。我的工作就這么輕而易舉的得到了。
2
大地方靠能力,小地方靠關系。開學,分學校。自己被分到一個不知名的鎮上。原來托親戚安排的地方被人搶了。記得很清楚,雨下的很大,覺得老天給我開了個玩笑。
雨停了,天空陰沉沉的,像水要滴下來,山越來越近,看到山的脊背,又越來越遠,過了兩座山,心如死灰,終于到學校,我工作的地方。
3
學校環境挺好,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后來知道,所謂的“山”,當地人稱它為“坡”(的確也沒多高。)
“無欲則剛”,剛到這里的寫照。心灰意冷,但是,我喜歡教書,耐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我在這個學校唯一的樂趣。心里想著玩逃離。
4
每周回家一次,不斷的折騰。起初,要辭職,去離家近的學校代課,明年再考。被舅舅勸住了。
無意間看到農村信用社招公務員,數學專業也可以,自己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請假,排了一上午隊,報名,買書,信誓旦旦的準備考試。除了上課,就看書,但是,經濟學的專業術語太多了,幾乎都沒聽過,一個術語,百度下來就半張紙了。離考試就一個月時間,后來,就放棄了。
5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就進入相親。起初,覺得好玩。后來,就厭煩了。
相親,一、看條件,有房是標配(縣城,或市里)也是聊下的基礎。朋友的老公說,沒買房之前,相親相一個黃一個,房子買了,見一個都會和他聊一個。
二、門當戶對
家庭背景相當,兩個家庭在心理地位是相似的,沒有“攀高枝”,“看不起”之說。中國人愛面子。婚前,一般女方家庭處于相對高的地位。兩個人的交往,兩個家庭的相處也會融洽很多。
三、三觀一致
所謂“三觀”,也就是消費觀,為人處事關,價值觀。
不要試圖在相親中找到所謂的“一見鐘情”,到了相親的年紀,如果你是奔著結婚去的,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樣的人。目標明確,才不會錯過你的Mr? Right 。
6
“職業安全感的奴隸”。
起初的沖勁,被生活打敗。討厭“喝茶聊天,沒課了,就開始八卦,混吃等死”,自己在年輕時,卻過著退休般的生活。教師這個職業,從上班第一個星期,就能看到自己一輩子的生活。我與這個環境格格不入,想著要掙脫出去。多讀書,但沒有方向。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出去看看。
朋友就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你的職業多好,在家里三千多,不用租房,不用擠地鐵,有多少人想回去,都回不去。”
媽媽說:“女孩家,當老師多好,一年有寒暑假,就上八九個的班,結婚后好能照顧孩子,瞎折騰個啥!”
想考研,怕付出那么多,考不上。自己也怕付出太多精力。辭掉工作,出去闖蕩,沒有勇氣。
慢慢的,我被環境同化了,成了我最討厭的那類人。
7
終身學習,碎片化學習,是非常流行的詞匯,也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知識付費成了風口的豬。羅胖的《羅輯思維》積攢了四年的粉絲量、人氣,他將它變現,知識付費被他做的風生水起。100000+的微信公眾號大V,荔枝微課,壹職場,職場充電寶,唯庫等,這些平臺,讓知識付費走向成功。
在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簡書。我遇到了一群很厲害的人,不斷鞭策自己。慢慢學會思考目標和方向,思考生活,開始讀書,寫作。日子充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