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外語教學之怪象談(一):課堂語言的錯亂
當今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有幾個現象值得我們搞教育的教育人士關注,同時這些現象也讓人納悶。
先說學生和專業。學英文的人不講英文,不學英文的人熱衷講英文;學英文的人英文講的一塌糊涂,不學英文的人英文講的口若懸河。把話講透一點,就是,英文專業的學生不講英文,非英文專業的學生課堂講英文。本人從事高校英文教育十幾年了,教學對象一直都是直接面對全校各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這些來自理科,工科,和醫科的學生,英文表達水平,有的時候好的讓教師瞠目結舌。而且,每次我課堂布置任務,他們走上講臺,幾乎都是不由自主開口用英文,往往一個presentation會脫稿用英文講很久,如果我不stop他們,他們會一直用英文流利表達下去,那情形感覺仿佛他們仿佛才是來自英文專業。譬如這個學期,我在嘉定校區教授兩個班級的博士研究生班級。學生分別來自交通學院,機械學院,計算機專業以及經濟管理專業等。他們的英文PPT和口頭表達能力不得不讓教師刮目相看。尤其是來自汽車學院的金同學和交通專業的涂同學,英文表達落落大方,流暢優美,富有條理。這樣的學生既有專業優勢又有語言功底,你英語系和英語專業難道沒有危機感?而且,我教授他們的課程《國際會議交流英語》的term paper ,這些學生無一例外地都用全英文上交論文作業。他們平時研究所參考的內容亦都是國外英文資料。這樣怎不讓英文專業汗顏?再回頭看看我們英文專業。本人教學對象也包括英文專業研究生。從課堂一開始,我都是英文授課,結果,居然很多學生從一開始開口閉口就是用中文,仿佛課堂講英文如臨大敵,全然忘記自己是來自英語專業,忘記講英文乃天經地義之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我在用英文對英語專業學生提問或交流,英語專業學生居然字正腔圓,一字一字的用中文回復我!學期上交作業居然成片的問我“老師,能不能用中文交作業”。我記得我自己當年,無論在本科階段,
碩士階段還是博士學習階段,學期交英文課程作業,潛意識中和現實中交的永遠都是英文作業,哪有跟老師討價還價交中文作業?
以上現象,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透露出學英文專業的人對自己語言能力的極度不自信和非英語專業自覺用英文的高度自信力和自覺力。那么這種對自己語言基本功的極度不自信日積月累,造就了內心深處對英文的抵制和英文水準的進一步下降,學英語專業的人對英文感到羞澀,這是語言學習的悲哀。
更有甚至,為了方便照顧學生,相關管理層人員不斷降低考試難度和入門門檻,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怕學生考試過不了,造成麻煩”。英語專業博士畢業,博士畢業論文居然用中文寫,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方便發表文章。我看根本原因恐怕是不會寫,也沒有能力用英文寫畢業論文吧?而且恰恰就是這樣一幫人,畢業以后或者已經混跡在各大教學管理和領導崗位,一天到晚大言不慚地談論什么“學術英語寫作”!皇帝的新裝自己穿的貌似人樣,其實,觀者誰不清楚其中貓膩?
再來談一談授課教師。據本人所知,英文專業教師上英文課程,全程或者大半程用中文,也是大有人在。課堂之上,一大半時間都是讓學生在講PPT,有的英語專業博導一個學期下來,幾乎讓學生從頭到尾的講。我校外國語學院2012年曾經舉辦過一次規模盛大的國際商務教學研討會,本人全程參加,并且還主持了其中一個分會場。在大會開幕式上,有國外專家蒞臨會議,并且是國際商務英語會議,堂堂同濟外國語學院院長開幕式發言居然全程中文演講,一個英文單詞都沒有講出來,其令人瞠目結舌程度亙古未有!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子呢?分析其中原因更值得我們玩味和反思。其中根本原因恐怕還是當事人英文難以過關,自己對自己不自信,沒有能力或者不敢用英文講出來吧!
中國古人就教導過我們,“術業有專攻”。沒有這樣的金剛鉆,就不要攬這樣的瓷器活。但是,現實恰恰相反,不在專業的人大談專業,沒有多少學術寫作能力的人,沒有用英文寫過畢業論文的人大談如何用英文寫論文,沒有經過多少英文專業階段學習的人大談如何來進行學術英語寫作。不從本質上正視這個問題,去除其中貓膩,防止教學資源壟斷化在這樣的人士手中,學術抑或英文,抑或教學,都會折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