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滴露珠
一
《紅樓夢》的讀者,不喜黛玉的嫌她哭哭啼啼,不喜寶釵的厭她老于世故,唯有一人,博得人人贊嘆,一百個讀者中大約會有九十九個都喜歡她。她是誰?她就是在十二釵中位列第四的史湘云史大姑娘。
史湘云出場較晚,直到二十回上她才出現(xiàn),有關(guān)她的筆墨也遠(yuǎn)遠(yuǎn)沒有黛玉寶釵探春她們多,但就是這不太多的筆墨,卻在我們眼前樹立起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灑脫假小子形象,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先生的生花妙筆。
湘云一出場,曹雪芹只用四個字“大笑大說”,就奠定了史大姑娘的性格基調(diào)。接下來,圍繞著寶玉、黛玉和湘云,三個半大不小的孩子,鬧了兩場小別扭。第一次別扭,是因為黛玉笑話湘云咬舌兒,把“二哥哥”說成“愛哥哥”,湘云則反唇相譏,說你要是能挑出寶姐姐的短處來,我就服了你。那時,正是黛玉對寶釵疑惑不忿之時,黛玉聽了這話,自然心內(nèi)很不舒服。第二次鬧別扭,是因為鳳姐說唱戲的小旦長得像一個人,寶釵看出來了卻一笑不語,寶玉也不敢說,只有湘云毫不顧忌地說出:“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舊時代戲子屬于下九流,拿戲子來比黛玉,黛玉當(dāng)然心里不快。寶玉怕湘云得罪了黛玉,就悄悄地給湘云使了個眼色,這個眼色,恰好又早被黛玉看在眼里。于是,寶玉本是好意,卻一下子得罪了黛玉和湘云倆人,弄得寶玉心灰意冷,竟獨自一人參起禪來,黛玉妙逞機(jī)鋒,問了寶玉一個禪宗問題,寶玉竟啞口無言答不上來,這才放棄了參禪,與黛玉、湘云和好如初。
通過這兩次小別扭,我們可以看出湘云心直口快、愛憎分明的性格特點,她喜怒都形于色,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說,笑罵由心,和她相處,痛快,不累。
二
真正體現(xiàn)湘云個性風(fēng)采的,是大觀園起詩社以后,湘云在幾次詩社中的精彩表現(xiàn)。古語說“詩言志”,詩詞文章最能體現(xiàn)人的真性情。如果說黛玉以別致的才情、婉約的詩意見長,寶釵以含蓄渾厚、博學(xué)通達(dá)取勝,那么湘云,便是以灑脫自然、豪放率真而打動人心。黛玉是詩人氣質(zhì),寶釵是高士風(fēng)度,湘云呢,體現(xiàn)的卻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的名士風(fēng)采。詩人氣質(zhì)的黛玉敏感多思,高士風(fēng)度的寶釵隨分豁達(dá),名士風(fēng)采的湘云則是瀟灑不羈。
先來看第一個場景。襲人打發(fā)人給湘云送好吃的去,湘云聽說寶玉黛玉他們在起詩社,愛作詩喜熱鬧的湘云馬上急了,抱怨作詩也不告訴她,“急的了不的”。寶玉催賈母派人去把湘云接了來,湘云說道“容我入社,掃地焚香我也情愿”。一面和大家說著話,一面在心里就作成了兩首海棠詩,足見湘云的才情和機(jī)敏。
第二個場景,作菊花詩。雖然這一社是黛玉奪魁,但湘云的三首詩比之黛玉的也毫不遜色。且看這句: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再看這句:
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科頭坐”、“抱膝吟”、“拋書”,這幾個個性鮮明的動作,將愛菊者的心境描繪得淋漓盡致。在湘云的詩句里,你看到的不是一個女孩子,而是一個忘形愛菊、不拘小節(jié)的狂放名士形象。
第三個場景,蘆雪庵聯(lián)詩句,暖香塢制燈謎。寶玉最喜歡和眾姐妹一起玩,卻只知道瞎高興亂著急,正是寶釵說的“無事忙”,湘云卻是古靈精怪,會玩會鬧。她聽說有新鮮鹿肉,便讓寶玉找鳳姐要了一塊,拿到蘆雪庵中烤肉串吃。湘云一面吃,一面還不住嘴地說著,吃了肉方愛吃酒,吃了酒才有詩。黛玉打趣他們,湘云卻笑說道,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我們食腥膻大吃大嚼,吃完了卻是錦心繡口。
果然,聯(lián)詩時,湘云一人單挑寶釵、寶琴、黛玉三人,依然面不改色,越戰(zhàn)越勇。
寶玉聯(lián)詩落第,李紈罰他去櫳翠庵折梅,湘云馬上替寶玉想到了一個好題目:“訪妙玉乞紅梅”,有趣又寫實。
湘云的燈謎也刁鉆有趣,她的謎面是“溪壑分離,紅塵游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后事終難繼”。讓大家猜了半天猜不著,最后是寶玉猜對了,卻原來是雜耍的猴子。眾人知道了謎底,還是不明白,都問最后一句怎么解。湘云笑道,哪一個耍的猴兒不是剁了尾巴去的,惹得眾人大笑。
不過這個燈謎雖然古怪有趣,但其實也是個讖語,隱含著賈史王薛四家以后的敗落。
三
描繪湘云最出彩的一章卻是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藥裀。這一章寫得真是繪聲繪色,讓我們恍如身臨其境,尤其是湘云醉眠的場面,極具畫面感。
曹雪芹上來先寫湘云的酒令。她的酒令別致有趣,酒面要求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總共湊成一句話,酒底要關(guān)人事的果菜名。
在這里,先來科普一下何謂“時憲書”。時憲書即古代的歷書,原名“時憲歷”,清代為避高宗諱,改稱“時憲書”,因為高宗(高宗就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那』实郏┑拿质呛霘v。從這一名稱也可以看出《紅樓夢》的成書年代。
湘云的這個酒令,也唯有她和黛玉這種才思敏捷、素有急智的人方能說得上來,寶玉一聽就傻眼了。湘云的酒底也特別有意思,因為當(dāng)時她正好吃了個鴨頭,便隨口說道:“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用了諧音法,一語雙關(guān),詼諧有趣。
因多吃了兩杯酒,湘云想找個地方?jīng)隹鞗隹欤瑓s醉臥在石凳上睡著了,眾人找到她時,只見湘云枕著一包花瓣,芍藥花飛了她一身,滿頭滿臉都是芍藥花瓣,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起來了,一群蜂蝶嗡嗡地圍著她轉(zhuǎn)。而且她睡著覺口中還在說著酒令:“泉香而酒洌,玉碗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
當(dāng)讀到這段描寫時,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位嬌憨可愛的姑娘,她醉臥在芍藥花叢,烏云散亂,粉嫩的小臉紅撲撲的,在睡夢中嘴里還念念有詞,嬌艷的花瓣,一片一片,輕輕落在她的臉上、身上……讀這一段,猶如在看電影。畫面多美!令人沉醉。
但我們越是喜愛湘云的明媚可愛,喜愛這一畫面的美好,到最后的時候,才越發(fā)為湘云的結(jié)局錐心傷痛。我們無緣看到曹雪芹描寫的紅樓兒女真正結(jié)局,但從湘云的紅樓判詞里可以推斷出,湘云的結(jié)局也是悲劇。
“湘江水逝楚云飛”,叫人怎能不傷悲!
四
爽直活潑、灑脫不羈、文采飛揚、才思敏銳,這些優(yōu)點,作為一個侯門千金來說,原也不算稀奇。但湘云雖然生在富貴叢中,卻是從小父母雙亡,由叔叔嬸子撫養(yǎng)長大,而且她的嬸子對她并不好,她雖是貴族小姐,卻是打小就要看人的臉色過活,而且史家可能比賈家更早走下坡路了,為了節(jié)省家用,史家辭了針線工,家里的針線活都是女人們自己做,湘云既然不得嬸子疼愛,自然她的活計就特別多,常常做活做到三更天。饒是這樣,湘云卻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抑郁頹喪,反而是樂天知命,積極向上。這才是湘云品質(zhì)的難能可貴之處。
受過的冷遇苛待她很少放在心上,偶爾忍不住向與自己親厚的寶釵、襲人抱怨幾句,說過也就忘了,別人對她的好處,她卻是一一記在心上。襲人原來伺候過她,她回到了家依然對襲人的好念念不忘,一見到襲人,就趕忙送上自己給她準(zhǔn)備的禮物。寶釵不過是隨意關(guān)照她一二,她立即熱切地把寶釵當(dāng)做自己的親姐姐一樣看待,逢人便說寶姐姐的好話。
或許因為是在嚴(yán)苛和冷眼的環(huán)境里泡大的,她對別人對自己的好格外知足感恩,對別人所受的不公平待遇也分外抱不平。當(dāng)她知道邢岫煙處境艱難,竟至于要當(dāng)衣服時,立時就要去罵迎春的那些丫鬟婆子替邢岫煙出氣。
書至第七十六回,賈府已經(jīng)很明顯的入不敷出,很有些晚景凄涼的景象了,中秋賞月便顯得有些凄清。中秋乃是團(tuán)圓之夜,黛玉觸景生情,忍不住又想起了自己去世的雙親,自己悄悄去俯欄垂淚。湘云深知其情,便想法勸慰黛玉,倆人對月聯(lián)句,留下了大觀園詩社最后的篇章。其實湘云何嘗不是和黛玉一樣,父母雙亡,少有人疼,黛玉好歹還有老太太和寶玉倆人對她是真心愛護(hù),湘云呢,卻是難得有一個真真正正從頭至尾把她放在心里呵護(hù)的親人。難得的正是湘云看得開,放得下,所以活得比黛玉灑脫自在。
讀者不要被黛玉和湘云鬧別扭吵架的情節(jié)迷惑了,以為她倆人個性不合,其實那時候倆人都還小,那些吵吵鬧鬧不過是小女孩之間的常情,用不著上綱上線地拿出來逐字逐句地分析,挑剔黛玉和湘云的毛病。其實大觀園里,性格愛好最為相投的恰是湘云和黛玉,她倆都占了一個“真”字,湘云的真是純真,黛玉的真是情真。最愛談詩論詞的也是她倆。她們倆是骨子里真正愛好詩文的人,也都喜歡誨人不倦,對香菱學(xué)詩最上心的就是她們倆。紅樓女兒中,唯有黛玉、湘云和香菱三個,是真正的詩人。你看她倆邊聯(lián)句邊斗嘴,斗的不是閑氣,卻都是有關(guān)詩詞的真知灼見,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每逢對方對出了佳句,她們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拍手叫好。這個時候的她們,世俗的煩惱統(tǒng)統(tǒng)被拋諸腦后,倆人滿身都是詩人的光芒。(關(guān)于香菱這個可憐又可愛的女孩子,以后再專門寫文撰述。)
湘云在賈家總是喜歡隨性打扮,穿些男兒裝束,但一要回史家,便立刻穿戴得整整齊齊,足見湘云的嬸子對她的嚴(yán)厲刻板管束。湘云也只有在賈家,在老太太和寶玉黛玉等人面前,才有機(jī)會充分釋放自己的真性情,恢復(fù)自己活潑可愛的天性。
第三十六回的結(jié)尾,寫到家里打發(fā)人來接她回去,她雖然很不想回去,但又不敢表露出來,怕回去挨訓(xùn),看她眼淚汪汪地悄悄囑咐寶玉,若是老太太想不起來去接她,二哥哥就多提醒著點打發(fā)人去接她,這一幕真讓人看了心酸。
但湘云不會像黛玉那樣常常暗自心傷,她是一個懂得及時行樂的人,身處逆境不自憐,歡樂起來盡情揮灑。
曹雪芹給湘云的批語是“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fēng)耀玉堂”。
這批語極恰當(dāng)。史湘云,正是這樣一位心胸開闊、行為灑脫的好姑娘。她就如一朵姿容瀟灑的海棠花,雅也來的,俗也能對,本色自然,含笑面對人生的風(fēng)雨陰晴。
《紅樓夢》中,最對我脾性的女孩就是史湘云。我喜歡她的簡單直接,我愛她的純真可愛,我向往她瀟灑豪邁的名士風(fēng)采。
做人當(dāng)如史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