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四月了。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每年一入四月,林徽因的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便如約而來。在四月早天的云煙里,黃昏吹著風的軟,細雨點灑在花前,有“鮮妍、鵝黃、綠、白蓮”的色彩,有“風舞動的聲音、雨滴灑落的聲音、花開的聲音”。這首充滿愛和暖、希望和美麗的詩慢慢成為四月的基調:天空睛藍、春水如碧,看姹紫嫣紅開遍,看燕子多情徘徊。就像四月田野里一朵一朵開放的花兒,在心頭一茬一茬美好地生長。
讀這樣的詩是一種享受。只是,我總是有一些貪心的,覺得這樣的詩美則美矣,然則似乎與我無關,因著這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人間四月天,是江南的四月天,而不是我的四月天,不是昆明的四月天!
? 是的,我的城是云貴高原上的昆明,與江南相隔千里的昆明。但這并不妨礙我骨子里的江南情。讀唐詩宋詞,愛極了古人筆下的江南:那是“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明凈絢麗;是“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自然秀美;是“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的清澈空靈;是“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的生機勃發。讀著讀著,總期待在那“海棠經雨胭脂透”“明日落紅應滿徑”的清晨,一場綿綿的春雨后,從枝頭飄落的花瓣一片片暈染在陌上,青山碧水,不染紅塵的畫面直入你心,而“燕子來時新社,梨花過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的輕快流麗,明朗和諧中蘊含的那份喜悅則讓人心生向往:期盼在春和景明的人間四月天,攜“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的滇池湖畔那“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去生長閑情的江南,赴一場撩人情思的約會,相會在“雨打梨花深閉門”的幽靜里,任那一場從唐宋清晨,一直下到今朝黃昏的梨花雨,打濕春衫!也任乍起的暖風,吹皺了一池春水,蕩漾人心!
? ? ? 江南總是這樣的:一場突如其來的梧桐雨把南京變回金陵,漫天飛絮,千年輪回;水邊潑墨的深宅大院邊的菜花一黃,安徽又是那個“一生癡絕處”的徽州,小橋流水人家的河堤旁,垂柳吐綠、春風似剪,蘇州就美成了姑蘇;煙雨輕舟、西子湖畔、淺唱低吟,杭州便在深巷杏花聲里夢回臨安城……可昆明呢?江南的煙雨朦朧不了高原的彩云,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無法撫慰蓮花池邊落寞的美人。所以,昆明只能是昆明,從莊蹻建立古滇王國的二千多年歷史里,她一直只叫--昆明,高原上的“昆明”。
? ? ? 人們一直把江南比作一位婉約的女子,而高原卻總與雄壯的男子并稱,昆明分明不是這樣的,她雖處高原,卻秀麗清逸,她“蘋香波暖泛云津,漁杝樵歌曲水濱。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世人惜春,只因陌上花開、春林初盛,卻總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而昆明,卻是“夏不酷暑,冬無祈寒”的四季如春,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的滇池西涯,萬頃煙波旁靜臥著長發飄飄的西山睡美人,使得高原的城市亦有了海濱的風光。她是一位“藏在深閨無人識”的多情女子啊!春天是她濃厚的底色,河堤上柳條被風拂動,翩躚脈脈一簾春意,她也有她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千萬別說,只有江南那樣在“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之地,于“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時,“把酒聽歌、斜風輕度,紅燈向晚,閑情正與春長”,方是人間四月天時應有的情致。那是因為,江南的四月,是從濕漉漉的三月里走來的,在溫暖的陽光下,變得清爽干凈。這時,小園深處,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流水橋旁,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而我的城,在四月天里早已是另一幅模樣兒:當江南的早鶯還在爭暖樹時,昆明早已把滿城的花都開好了,遍布大街小巷的冬櫻花在江南還是“霏微臘雪不沾塵”時就已開得絢爛,待得江南花開如海之際,昆明的花兒卻“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早已是落紅滿地,化作春泥。即便是雨,江南的春雨是隨風潛入,潤物無聲的;而昆明的春雨不下則已,一下便要響起春雷,喚醒萬物。所以,在昆明是難尋江南那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迷蒙的。但清明前后因著萬物吐故納新,天空總有一層薄薄的云霧,幼時,總報怨昆明春天的天空不如平時那般藍得通透,老外婆用她那自民間積累下來的經驗娓娓道來:清明清明,得過了清明天空才能又清又明哪!換作文縐縐的語言,便是: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此時再看,天空中那似有似無的薄云,遮住了平時藍得純粹的天空,陽光透過薄云溫柔地照在綠得發亮的樹葉上,昆明也有了幾分江南的婉約了。而藍花楹正在醞釀一場紫色的浪漫,待江南花事荼蘼,藍花楹便給昆明平添了幾分“東來紫氣滿函關”的詩意:藍紫色的花朵,綴滿了高大挺直的樹冠,也綴滿了城里的天空,把昆明擁入藍紫色的迷霧中,微風拂過枝頭,藍紫色的花瓣雨紛紛灑落,此時的昆明城是靜謐深遠的,走在花樹下,人和事都恍惚起來,那些紛擾的世事、那些熙攘的煩憂,都因著這澄明開闊而遠去,唯有清明、唯有雅麗。清代第一才子納蘭性德禪意地寫道: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場花事,初見的一剎那,便是永遠的清晰難忘。
? ? ? 人間最美四月天!四月的日子特別悠長,悠長到有的已然芳菲盡,有的春天來得正熱鬧,而有的春天才剛剛“水暖鴨先知”。四月的風,溫柔地吹著,四月的雨,細細地下著,讓人一心只想徜徉在這悠長悠長的日子里,訴說等待了一年的思念。
? ? ? 一年的相思,已經足夠長久。對于跟隨季節變化寫下春滿庭芳、夏醉花陰,秋雨霖鈴、冬點絳唇的古人來說,遵循季節的變化是自然而然之事。他們用生命的體驗來衡量季節與時間的變化,真切地感知時間、理解萬事萬物,享受季節的細微變化,不讓自己錯過每一季的花開與葉綠,春花秋月,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所以,他們為我們留下“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草木同蘇;留下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開心歡喜;留下了“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長空湛碧、大地橙黃;也留下了“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的溫馨熾熱。時至今日,透過這些詩句去感知身邊季節的變化,感受被忽略的美,心被世間的美慢慢浸泡,漸漸發掘出了更多的美,身和心便都平和下來,腳步慢下來了,開始享受生活中每一個微小變化和浪漫,聽得見花開的聲音,看得見風吹種子發芽的樣子,被生命感動得心地柔軟,覺得日子甚是親切,詩意美好!
? ? 所以,人間最美四月天,不止是江南、不止是昆明。不止是“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豐茂,在夏日的田邊采蓮、冬夜里煮茶焚香,在溫暖的日子里插花寫字,一樣有著千姿百態的恣意情長,一樣有著不同尋常的歲月靜好。
? ? ? 江南多雨,所以古人懂得推窗看雨的愉悅,懂得焚香聽雨的冷清。過了四月,昆明的雨季就要來了。四月天的雨,細細的、涼涼的,那么,就帶著一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悵然、帶著“沾衣欲濕杏花雨”的迷醉,在這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一起把彼此看醉,把歲月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