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浪漫的季節,醉人的詩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廣州大學城
初次遇見你,從未感受過那么炎熱的天氣,媽媽和我在一眾短褲短裙中間顯得格外突兀,兩條長長的褲管,像燒熱的煙囪往上蒸騰著熱氣,眼睛模糊一片,不知道是熱氣熏蒸還是陽光耀眼。
在綠化帶和樹林里縱橫交錯的灰黑色柏油馬路是熱度的“重災區”,隔著十幾米都感覺到熱氣源源不斷涌過來,路上空無一人,空曠地令人懷疑這里是否會有人煙。
從那以后,我便和很多人一樣,成為了你的島民,我也開始讀你。
你的標配就是綠化帶和柏油馬路,鮮嫩的綠色被黑白相間的馬路有規劃性地切割成一塊塊,本身就是一幅畫,藍天的相伴相得益彰。
盛夏熱氣逼人,大家都在一塊傘布下面尋求庇護,身體被熱量壓彎了腰,眼睛盯著腳前方一米左右的路面慢慢快步移動,不敢抬頭仰望天空,生怕一個熱雷劈下來被燒成焦炭;
也因為霧霾,更加不會有昂首的目光注視天空,藍天很落寞,變成抑郁的青灰而不是驕傲的湛藍。是在等煙雨嗎?還是你在等我欣喜熱愛的眼神?
馬路兩旁的行道樹,大多是榕樹和紫荊花,榕樹的根和樹枝都不安分,樹根東竄西竄,摸索著地下的奧秘,卻沒給地磚面子,把原本整齊的地磚一塊一塊頂得坑坑洼洼,有的根頂不動瓷實的地磚,干脆按照地磚的接縫玩兒起了包圍戰術,搞得地磚有火沒地兒發。
紫荊花就乖巧許多,可能因為它巨大也寬容,其他季節都默默生長,每年三、四月份才展露柔情。
相比日本櫻花粉色的浪漫,紫荊花的紫色更有一種脫俗的氣質,它的花朵也很有意思,花蕊彎曲向上,接近花蕊的那片花瓣會有特別的紋路,我最愛拾起掉落的花瓣把玩,看著自然賦予它的色彩和結構,不由感慨大自然的偉大。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大雨過后,目睹曾經梢頭的風華已變為殘花滿地,竟無端生出黛玉葬花的憂愁來,大概熱愛美的事物卻不忍心其被摧毀的心情,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一樣的吧。
要是覺得不夠盡興,華南農業大學五山校區的紫荊花文化節是一睹紫荊花風采的盛會,慕名而來的各地游客,三五成群嬉笑玩樂,拍照留念,身處如此歡樂的氣氛中,料峭春寒也變成暖意,你也沒有理由不開心起來,于是賞花的興致便高了許多。
臨近北回歸線的你,季節的跨度大到已經可以毫不猶豫說出只剩冬夏這樣的話。
寒濕的冬天過后,稍縱即逝的春天仿佛在一夜之間就都冒了出來,看著嫩綠的芽第二天就變成了樹葉,還真有點追不上春天的腳步呢。
蓄積了一個冬天的能量,就等此刻爆發,于是花草樹木都鉚足了勁兒瘋長,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可以生長的時機。
面對一天一個樣的綠地,你像留意嬰兒生長般無比關注,睜大眼睛收集綠色,將快溢出眼底的綠意刻在腦海,以便在冷寂的寒冬可以回味春天的氣息。
這時園丁叔叔阿姨們的工作就忙了起來,修剪灌木,樹枝和草坪,機器轟轟作響,鮮嫩的青草汁彌漫在空氣中,你突發奇想也想嘗嘗青草蛋糕的滋味了。
趁春天好不容易長了頭發,換了發型,顏值有所提高的草坪,在理發師的剃刀下,清一色變回了板寸頭,甭提多郁悶。我也在為那自帶柔光的秀發惋惜不已,還沒機會去撫摸一把,就變成了“刀下亡魂”,實在可惜。
自然美景一年一個樣,任誰都敵不過自然的畫筆。人文景觀倒是實實在在,具體可感。
你是廣州十所高校的聚居地,毫無疑問是年輕人的小島,走在人群密集的貝崗村,路上或閑庭信步或談笑風生的大多是20歲左右的青年,撲面而來的就是青春洋溢的荷爾蒙氣息,充滿生機與希望,與市中心復雜的氣場不同,有股檸檬草的味道。
與青春相伴的總是希望與奮斗,每個生活在大學里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對未來的憧憬和與此相襯的努力。
于是你看到忙碌在社團活動的干事,深夜里對著發光的屏幕一遍遍修改策劃,直到上級滿意為止;努力學習的同學們,清晨踏著朝陽在圖書館門前高聲朗讀背誦,夜晚埋頭在自修室的書海里;
參加各種比賽的團隊和策劃活動的社團部門,在夜晚不關燈的食堂熱烈討論,精益求精,力求每一次活動和比賽都全力以赴。
那些曾經的掙扎與痛苦,日后回想起來竟是再也回不去的遺憾,無論是哪一種生活方式,當下的選擇絕對不會徒勞無功,至少不會辜負曾經認真對待過的自己。
貝崗村是你最大的商業中心所在地,集美食,購物和娛樂為一體,也因此帶動了貝崗村的商業繁榮。
要說起貝崗村,那絕對是吃貨的天堂,除了新天地三樓的美食中心,隱居在村子里也有很多有特色的餐廳和小吃;新加入的新天地二期,更是為美食增添了生力軍;琳瑯滿目的甜品飲料,小吃正餐,要是對于有選擇恐懼癥的人來說也是美味的負擔了。
購物也是一大特色,新天地一樓和二樓的服裝都是年輕人們的最愛,無論是小資的時尚達人還是普通的學生黨,都能找到你喜歡的。除此之外,各種物美價廉的適合年輕人的生活用品也受到我們高度青睞。
來到這里,逛街逛累了,就去吃個飯,有條件的吃完飯覺得不盡興還可以去看場最新的電影或是和朋友們去KTV歡唱。
總之一句話,所有的服務都是面向年輕人這個消費群體,偶爾出來玩一次,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也不會徒增生活費的負擔。
鄰近新天地和貝崗村的同學們晚上還可以出來吃宵夜,大排檔的燈火和煙火,觥籌交錯之間,映著我們年輕的臉。
如今算來,你與我相伴也兩年光景,我雖說算不得熟悉你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大學的具體位置,但是屬于你的那份寧靜與朝氣也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我,感染著這座島上的每一個居民,形成你獨特又從容的氣場。
我想與你常相伴,搬校區的日子卻一天天臨近,想到就快要離開你,我像是一個迫不得已離開故土的孩子,除了不舍還有更多的不舍,相信大多數同學和我一樣,還沒真正讀懂你卻要離開。
以后我會不會想念貝崗村的小吃,會不會懷念曾經嫌棄難吃的食堂飯菜,會不會回想起夜晚在架空層和食堂開會討論的同學,會不會想起清晨自修室門前的空氣和深夜未眠的野貓,會不會想在路燈下再走一遍你的柏油馬路,會不會想再看一遍你的春三月和紫荊花?
那些泛黃的回憶,丈量著我的離情,拉長十多里。
離別在即,你定會盼著我的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