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火車,離開了東南丘陵,來到了中原大地。一路上的平坦,讓我有著沒有盡頭的感覺,直到看到建在半山腰上的學校,突然有著莫名的親切,原來這也有山,雖然它是那么的小,光禿禿的,灰蒙蒙的,但是那是山呀。
曾記得小時候,也有過王家新一樣的問題,山的那邊有什么,而我媽沒有回答,是海。而是說,我也不知道,所以,小乖,等你長大,走出這,翻過山,告訴媽媽,山那邊是什么,好嗎。我點了點頭。
因為是山,我跟弟弟經常爬到附近的小山丘上,用木板床在緩坡上滑下來,有時不用,直接滑下來,整個山丘被我們的笑聲環繞。在玩夠之后,我們兩一起坐在山坡上,看著魚塘倒映著晚霞的片片深紅,猜想山下的一點點亮起來的人家,是哪家。直到山下開始有了呼兒喚女的大人們,我們才意識到,完了。果然,媽媽看跟泥猴一樣的我們,給來了份“竹香炒肉絲”,我和弟弟邊齜牙咧嘴地喊著疼邊約定著下次再去玩。
因為有山,所以有水,即有小橋流水人家。遠處的山連成一片片,而水就在這遠處走來。走到我們村成了小河,每到傍晚,一群小男孩在村里呼朋引伴,聚在一起,直奔向小河,我弟也想去,媽不讓,遂這成了弟的一大憾事。遠遠的聽見男孩了的嬉戲聲和著蛙鳴聲,讓這個夜晚變得更加熱鬧。到了清晨,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媽就出門洗衣服了,村里的媽媽們都是這時候出門的。我們村在小河邊用水泥鋪了長長的洗衣服的地,每每到了太陽從山那邊升起,河面上,身上落滿了橘紅色。這條河旁,占滿了人,有蹲著的,坐著的,站著的,有笑聲,抱怨聲,水聲混雜在一起像一個大染房,有著各種顏色,各種熱鬧。待到洗完之后,各家的煙囪都冒出了白煙,孩子們都被叫起來,推搡著吃飯,一路小跑喊著各自的好友,相伴著打鬧著,離開了家。大人們也相繼出門,有的戴了頂草帽,有的扛著鋤頭,有的背著農藥,打著招呼,詢問著地里的情況,日已升了大半。
我一直記得與媽媽的約定,終于等我長大了的時候,我翻過了山,看到了海,我卻沒有半點興奮,而是有著些許的害怕,海水拍打著海岸,咸濕的。無邊的海讓我沒有了安全感,感覺自己被拋棄在了這個世界,沒有保護。是的,從小在山的環繞著,我覺得我是被保護著,即使有著臺風,在山的保護下,我們也會平安無事。嫂子說,這是你來的時間不對,海正在退潮呢,到了它平靜的時候,海可美了。可是我還是懷念我的山。
在山的那邊有什么呢,有山,有海,有平原,可是那不是我的山,我的海,我的平原,我只要我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