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之前的商業世界特性如下:
⒈企業通過銷售中介——經銷商——銷售產品;
⒉企業通過信息中介——媒體——傳播信息;
⒊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不發生直接聯系;
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是單向的企業推動消費者接受的關系;
⒌不同的消費者之間是隔絕的(口碑相傳只能產生小范圍影響);
⒍銷售結束之后,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就結束了。
這些特性決定了渠道為王,廣告、媒體公關至關重要。
在互聯網發展的第一階段,“聯”的階段,商業世界的邏輯是:
⒈企業通過銷售中介——經銷商(網絡渠道和地面渠道)——銷售產品;
⒉企業通過信息中介——媒體(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傳播信息。
這個階段,互聯網只是成為新增的渠道和媒介,是對原有渠道和媒介的補充與豐富。
互聯網發展的第二階段,“互”的階段,商業世界的邏輯發生了徹底改變:
⒈企業可以直接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
⒉企業可以直接將信息傳播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直接反饋信息給企業;
⒊消費者之間不再隔絕,信息在其中自由傳播。
消費者(用戶)、口碑、產品、體驗,這是現在商業世界思考的邏輯起點。整合起來,關于現在商業領域的互聯網思維,可以總結為:
⒈創造讓客戶尖叫的產品;
⒉誘發、引爆和吸納用戶的尖叫。
互聯網思維核心是用戶思維,而用戶思維分解開,就是產品思維和口碑思維。
在互聯網思維中,產品是一切思維的焦點。互聯網消彌了渠道的重要性,凸顯了產品的核心地位。要創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看待產品的視角要變化,要從關注產品功能轉移到關注用戶體驗上(創造的價值要改變)。
功能是冷的,抽象的,機械的,有距離感的。體驗是具體的,可觸摸的,有溫度溫暖的。體驗就是從人的感官出發,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和味覺,綜合起來,形成感覺。這是提升用戶體驗的發力點。
產品思維是基礎,口碑思維是上層建筑。誘發、引爆、和吸納用戶的尖叫,是口碑思維的核心。
誘發,是想辦法讓用戶尖叫起來。引爆,是要形成尖叫的合唱,變成流行。吸納,是將用戶原創性的新想法、新玩法吸收進來,變成產品新的尖叫點,然后通過企業放大,形成新的合唱。(具體理論參閱《引爆點》、《黏住》、《影響力》)
互聯網的一種近似想象是一個大廣場,大廣場上形成一個一個的社群,而人是“長”在這些社群上的。要理解互聯網,就要理解互聯網是“人”的互聯網,理解人是社群的人,理解社群的人的思維和行為特點,理解了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特點,也就理解了該如何運用互聯網這個工具。
應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必須作出改變。
?組織結構的調整
現在企業結構中需要:
⒈電商部門,完成將產品從企業送達消費者的任務;
⒉營銷部門,完成將信息從企業傳播到消費者的任務;
⒊客服部門,完成客戶服務的任務。
營銷部門和客服部門可合二為一。
組織結構扁平化,可以加快內部溝通速度,管理上,更少的控制,更多的放權,強化自我管理。
凸顯客服的重要性,要能夠即時妥帖的跟蹤處理用戶反饋。
?考核與激勵
當企業與用戶直接發生關系后,考核不再由領導作出,而是由用戶考核員工。從用戶反饋的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使用體驗上來對相應的人員進行考核。這樣的標準公開透明,也就可能公平公正。
激勵的辦法,傳統的一個是團隊裂變增加新的上升渠道,另一個是提高員工收入,舍不得主動給員工加工資的老板,就別扯什么互聯網思維和偉大產品了。互聯網時代,激勵措施還特別強調,也容易做到的就是提高員工成就感。要重用做事的人而摒棄做人的人。
這樣企業人際關系簡單,企業文化純粹,能夠提高企業發展的沖擊力。
?產品研發
不要試圖服務所有人,找到并明確自己的目標客戶,精準定位,使這些客戶成為一個社群,成為這個社群的代言人,從為自己為這個社群創造產品的角度研發產品,著力服務好該社群的人。
要明確自己服務社群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的社群,是實際生活中有權利,有資源,有公開影響力的群體。
第二個層次的社群,是實際生活中可能沒有權利,沒資源的群體,但是他們是這個社群關注話題的專家,有話語權。
第三個層次的社群,是社會“基層”,只是對某事感興趣,卻無權無資源,不專業,沒有影響力。
在開發產品時,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看為哪個層次的人代言。
還要使產品人格化,讓產品超越產品本身,賦予產品社群關注的氣質態度和腔調,產品要有精神內涵。讓靜態的、死的產品鮮活起來,從而在用戶與產品之間、用戶與企業之間建立起情感聯系。
但是這一切的出發點應該是真實真誠的,不走心,任何技法都沒用。
?用戶體驗
關于用戶體驗先了解以下幾點:
①與用戶接觸的開始就是體驗的開始,有接觸的地方就有用戶體驗;
②使用情境是尋找用戶體驗的路標;
③對用戶的使用行為進行分解;
④體驗在使用之后還在繼續。
用戶對產品體驗的要求是分層次的,要先滿足高層次的,后滿足低層次的。動作分解,也就要先關注高層次,后關注低層次的。要明白:功能設計找專家,使用體驗問傻瓜。
圍繞用戶體驗,還要重點加強客服環節,包括售前與售后,要做到即時反饋,甚至全員客服。
另外還要加強用戶的參與感和社群歸屬感。
?傳播效應
口碑=產品真實情況-消費者期望值
要讓用戶尖叫、提升產品口碑,可以從兩方面努力:一是提升產品的真實情況,二是降低用戶的期望值。
要讓用戶尖叫,必須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可以是驚訝、驚恐、驚喜,但是最終還是要盡可能的追求體驗和細節的極致,達到驚喜的效果。
要降低消費者的期望,有四中辦法:
①做好保密工作,引發神秘感與好奇心;
②自黑;
③避免過度宣傳;
④提供的驚喜不要太過頻繁。
另外現在的傳播,已經不是光靠砸錢做廣告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還要求老板會站臺,企業會作秀。
現在對于一家有企圖的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演講、口才、煽動性還真就是老板的必備技能,不具備的也在努力提高。
另外“秀”是一個中性詞,它背后是公司定位理念,營銷策略,必須跟企業戰略,產品定位密切相關,對于高手來說,什么事件都可以秀。可以秀成績、秀產品、秀用戶、秀融洽、秀內幕等等。
最后,以喬布斯給產品經理的五大啟示來結尾:
⒈產品是種價值觀;
⒉心存正念,發心要對;
⒊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⒋為自己制造產品;
⒌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