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時候,我是不折不扣的吃貨。童年里很多事情都淡忘了,但那個年代特有的美食,至今記憶猶新。
2、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糖果,那是我最愛的零食中的大BOSS。那時候商店的柜臺是水泥砌成的,我們小孩子要踮起腳跟,才能跟里面的大人“平等”地說話。
糖果是按顆賣的,1分錢一顆,都是裝在玻璃瓶里,雖然外包裝是五顏六色的糖果紙,但味道不是甜的就是香的。撕開包裝紙,糖果宛如橙黃色的水晶,把糖果塞進嘴里,一股甜絲絲的味道即刻彌漫整個口腔,甜中帶香,讓人心花怒放,好像空氣似乎也飄緲著糖果的甜味。
我每到商店買醬油呀,鹽呀,就會“順便”多看幾眼玻璃瓶里那些花花綠綠的糖果。如果剛好有點小余錢回補,里面的黑臉大叔就會問:換兩顆糖嗎?每每這時,我就會毫不猶豫點點頭,然后鄭重地,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掃瞄兩三遍幾個玻璃瓶,最后確定要哪種顏色的糖。
這種情況,家人是不會責怪我亂花錢的,所以,那時,我都會爭著幫家里買醬油啦!
現在,超市里各式各樣的糖果讓人眼花繚亂,一應俱全,巧克力,牛奶糖,QQ糖,酸的甜的咸的,硬的軟的脆的……
曾陪伴我走過那個年代的糖果,款式單一,口味單一,現在已銷聲匿跡。但,就是那些小小的糖果,見證了我的成長,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讓人噓唏不已。
3、
冰絲絲的,甜津津的糖水冰棍,是我童年的奢侈品。我讀小學一年級時,每支冰棍3分錢,但我平常是不能隨意享受這種高檔美食的。我的零花錢,如果不經大人同意擅自支出,后果很嚴重,呵呵。但如果老老實實遵守紀律,該享受的待遇總會如期而至,嘿嘿。
那時,每周一節勞動課,在校園里除草、掃地,或從這邊搬磚到另一邊,有時是種花種樹等。勞動課是真正的體力課,大家都是一身汗水一身臟泥。所以,每到勞動課,母親就很體諒我的辛苦,總是給我3分錢,允許我買一條冰棍解渴。
勞動課一結束,我就非??鞓返刭I上冰棍,坐在大樹下,慢慢地,一口,一口的舔,吃得無比開心,無比滿足。
現在,大街小巷到處是琳瑯滿目的冰淇淋和雪糕,甜筒的,盒裝的,有奶香味,有榴蓮味等各種水果味……但是,再也回不到童年那種快樂和滋味了。
4、
香甜又酥脆的爆米花,是我那時非常喜愛的美味。爆米花的小販一般每周有兩三天到學校門口擺賣,同學們不管買沒買,總喜歡圍著攤子看熱鬧,眼巴巴地看小販生火,投放大米、玉米或豌豆,爆熟,撒糖,攪拌,再分裝大包、中包、小包。也有拌和糖漿粘合后,壓成整托的,然后切割成小塊、中塊、大塊。
看到哪位同學買了大包或大塊的,大家就會偷偷地咽著口水,以羨慕的眼光,一直目送這位“土豪”的背影走遠,直至消失。
傳統制作的爆米花,曾經充滿了鄉土氣息的草根手藝,走出了我們的視線,成為記憶深處的懷念。
現在,到麥當勞呀,肯得基呀這些地方,就能吃到很新鮮的爆米花,而且還有很多精美的、時尚的東東搭配著吃,瞬時就可以讓你大飽口福。但我卻覺得,期間缺少了當年那種特殊的、回味無窮的樂趣。
5、
很香、很脆、肥而不膩的油渣,是我小時候很喜愛的美食。雪白的豬肉切成小塊后,經熱鍋慢火滾炸,就成了油渣。
每當奶奶炸豬油,我總喜歡站在一旁,垂涎欲滴地看。部分炸得變成焦黃色的油渣,就會被奶奶“優先錄取”撈出來,吱吱作響,冒著熱氣。這時,“守株待兔”多時的我,即刻勇敢地抓起一塊,急不可待扔進嘴里,在第一時間盡情享受這滾燙的、咔嚓脆響的、美滋滋的、香噴噴的美食。
奶奶常常笑呵呵說:慢點,慢點,不要猴急,不要燙傷嘴巴啦。一邊細心地挑揀出幾塊肥瘦相間的油渣放一邊,叮囑我等涼了再吃。
那個年代,一碟咸蘿卜,一盤油渣炒青菜,一碗米飯,就可以吃得很香,很享受,很愜意。油渣,是奶奶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味道!
現在,我越走越遠,懂得越來越多,學會了養生,為嚴防三高,多年前已改吃花生油、玉米油和橄欖油等植物油了,豬油已經淡出我的生活好多年,油渣也就無處可覓了,但是那個滋味,那個情感,卻成了一種寶貴的記憶。
6、
當年,大快朵頤童年美食,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F在,回味記憶中的美食,是一種情趣,一種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