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不管森林多么茂密陰暗,陽光總是能照進去,而且會讓陰暗潮濕無處遁行,其實很簡單,就是愛的力量在支撐著,不管烏云咋樣努力也總會撥云見日,太陽愛著這片熱土,就像月亮會在夜深的時候凝望每一個安睡的物種一樣,我突然豁然開朗了,白日里亂哄哄的思緒像機器里打出的面條,思路清晰,內(nèi)心的陰暗面瞬間陽光了起來。
心態(tài)控制了思維方式,思緒明朗了,整個人也精神了,每天都是各種忙,但是實際效果不好,而且整個人也是迷茫而黯淡的,想做一個有氣質(zhì)有韻味的陽光的人,像太陽那樣暖暖的,像春風那樣和煦的,像春雨那樣綿綿的。假如我拋一個橄欖枝,那么你會放一只和平鴿出來嗎?這是每個人都糾結(jié)的問題,誰都不愿意主動出來示好,害怕被傷害,做著一個帶著殼行走的蝸牛和一個炸著毛的刺猬,甚至是一個怕踩尾巴的貓,蓄勢待發(fā)或是躲避更有甚者是呲牙尖叫。
物質(zhì)文明的喧叫,精神文明的缺乏,內(nèi)心缺少了勇氣,走出去和搬進來的勇氣,不敢去尋找,更不敢去借鑒,因為你能形容它的語言退化了,找不到貼切的詞匯及思維,害怕貽笑大方,丟失了精神文明的建設,缺乏了精神世界的安全感,一個不折不扣帶殼的物種,來的及縮就躲,來不及縮就傻傻的等。
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補缺,一知半解的思維像死海淹不死也沉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