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在執行前,一般會編譯成指令。指令就是一個個邏輯,邏輯操作的是數據。代碼,或者說業務,操作的其實是數據。非區塊鏈中,代碼操作的數據,一般會存到數據庫中。
在區塊鏈里,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數據庫。如果你使用區塊鏈標記物產的所有權,歸屬信息將會被記錄到區塊鏈上,所有人都無法篡改,以標明不可爭議的擁有權。所以在區塊鏈中編程中,有一個數據位置的屬性用來標識變量是否需要持久化到區塊鏈中。
1. 數據位置的類型
數據位置
[1],變量的存儲位置屬性。有三種類型,memory
,storage
和calldata
。最后一種數據位置比較特殊,一般只有外部函數的參數(不包括返回參數)被強制指定為calldata
。這種數據位置是只讀的,不會持久化到區塊鏈。一般我們可以選擇指定的是memory
和storage
。
memory
存儲位置同我們普通程序的內存類似。即分配,即使用,越過作用域即不可被訪問,等待被回收。而對于storage
的變量,數據將永遠存在于區塊鏈上。
2. 默認數據位置
2.1 參數及局部變量
默認的函數參數,包括返回的參數,他們是memory
。而默認的局部變量是storage
的。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SimpleAssign{
struct S{string a;uint b;}
//默認參數是memory
function assign(S s) internal{
//默認的變量是storage的指針
//Type struct MemoryToLocalVar.S memory is not implicitly convertible to expected type struct MemoryToLocalVar.S storage pointer.
//S tmp = s;
}
}
在上述示例中,assign()
嘗試將一個參數賦值給一個局部變量。具體的報錯信息Error: Type struct memory is not implicitly convertible to expected type storage pointer.
。
從報錯可以看出,默認的的參數是memory
的,而默認的局部變量是storage
的。
2.2 狀態變量
狀態變量,合約內聲明的公有變量。默認的數據位置是storage
。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StateVariable{
struct S{string a;uint b;}
//狀態變量,默認是storage
S s;
}
3. 數據位置間相互轉換
3.1 storage轉換為storage
當我們把一個storage
類型的變量賦值給另一個storage
時,我們只是修改了它的指針。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StorageConvertToStorage{
struct S{string a;uint b;}
//默認是storage的
S s;
function convertStorage(S storage s) internal{
S tmp = s;
tmp.a = "Test";
}
function call() returns (string){
convertStorage(s);
return s.a;//Test
}
}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將傳入的storage
變量,賦值給另一個臨時的storage
類型的tmp
時,并修改tmp.a = "Test"
,最后我們發現合約的狀態變量s
也被修改了。
3.2 memory轉換為storage
因為局部變量和狀態變量的類型都可能是storage
。所以我們要分開來說這兩種情況。
3.2.1 memory賦值給狀態變量
將一個memory
類型的變量賦值給一個狀態變量時,實際是將內存變量拷貝到存儲中。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MemoryConvertToStateVariable{
struct S{string a;uint b;}
//默認是storage的
S s;
function memoryToState(S memory tmp) internal{
s = tmp;//從內存中復制到狀態變量中。
//修改舊memory中的值,并不會影響狀態變量
tmp.a = "Test";
}
function call() returns(string){
S memory tmp = S("memory", 0);
memoryToState(tmp);
return s.a;
}
}
通過上例,我們發現,在memoryToState()
中,我們把tmp
賦值給s
后,再修改tmp
值,并不能產生任何變化。賦值時,完成了值拷貝,后續他們不再有任何的關系。
3.2.2 memory賦值給局部變量
由于在區塊鏈中,storage
必須是靜態分配存儲空間的[2]。局部變量雖然是一個storage
的,但它僅僅是一個storage
類型的指針。如果進行這樣的賦值,實際會產生一個錯誤。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MemoryToLocalVar{
struct S{string a;uint b;}
//默認參數是memory
function memoryToLocal(S s) internal{
//默認的變量是storage的指針
//Type struct MemoryToLocalVar.S memory is not implicitly convertible to expected type struct MemoryToLocalVar.S storage pointer.
//S tmp = s;
//修改變量為memory類型
S memory tmp = s;
}
}
通過上面的代碼,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賦值的確不被允許。你可以通過將變量tmp
改為memory
來完成這樣的賦值。
3.3 storage轉為memory
將storage
轉為memory
,實際是將數據從storage
拷貝到memory
中。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StorageToMemory{
struct S{string a;uint b;}
S s = S("storage", 1);
function storageToMemory(S storage x) internal{
S memory tmp = x;//由Storage拷貝到memory中
//memory的修改不影響storage
tmp.a = "Test";
}
function call() returns (string){
storageToMemory(s);
return s.a;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看到,拷貝后對tmp
變量的修改,完全不會影響到原來的storage
變量。
3.4 memory轉為memory
memory
之間是引用傳遞,并不會拷貝數據。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代碼。
pragma solidity ^0.4.0;
contract MemoryToMemory{
struct S{string a;uint b;}
//默認參數是memory
function memoryToMemory(S s) internal{
S memory tmp = s;
//引用傳遞
tmp.a = "other memory";
}
function call() returns (string){
S memory mem = S("memory", 1);
memoryToMemory(mem);
return mem.a;//other memory
}
}
在上面的代碼中,memoryToMemory()
傳遞進來了一個memory
類型的變量,在函數內將之賦值給tmp
,修改tmp
的值,發現外部的memory
也被改為了other memory
。
關于作者
專注基于以太坊的相關區塊鏈技術,了解以太坊,Solidity,Truffle。
博客:http://me.tryblockcha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