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時,并沒有被老婆婆的堅持不懈感動到,反而充滿了疑問。老婆婆真的會把鐵杵磨成針嗎?她會花費多長時間呢?她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嗎?這樣做值得嗎?
倘若古代的生產力有限,真的有人愿意花費那么長時間去磨成針。那么在高科技發展的現代,你覺得會有人再花大把的時間去把鐵杵磨成針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一直覺得網絡直播離自己很遠。雖然早就聽聞,有很多網絡直播者一夜暴富。有人直播吃飯、有人直播化妝、有人直播穿衣搭配,當然還有一些低俗游戲,與法律打插邊球的。
我一直覺得這些直播是無聊低級的,因為從老師的角度來看,這些直播耽誤了多少學生的大好時光,甚至會讓他們覺得來錢太容易,因此無心向學,誤入歧途。
直到聽同學偶爾說起有朋友玩兒直播,就是直播鐵杵磨成針。他每天坐在電腦跟前,使勁兒在石頭上磨一根大鐵棒,日久天長,鐵棒真的變細了。看來很單調乏味的節目,竟然吸引了一大批觀眾。送的花花、糖也越來越多,那個朋友也因此掙了一大筆錢。據說現在還沒有磨成針,這樣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都蠢蠢欲動想要去看看結局了。
對于這件事,肯定褒貶不一。撇開事本身的意義,我還挺想為這個朋友的創意點贊。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信息瞬息萬變,能抓住人們的眼球,不花一番心思是難以達到的。想來他也是動了一番腦筋。借助典故,引起人們的獵奇心理,從而也讓自己獲得收益。
現代社會,小到居家過日子,一個廢紙盒做成的玩具、一條破牛仔褲做成的包包、一個廢棄的油桶做成的收納盒,創意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改變和驚喜。大到開公司創業,馬云的阿里巴巴開啟了網絡銷售的新時代;馬化騰、張小云的騰訊QQ、微信改變了人們溝通交流的方式,創意都能夠帶來無限的便捷與效益。
才兩三年的時間,我出門都很少帶現金了。一機(手機)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不僅是網絡交易可以用手機,大型商場、路邊小攤,甚至與時俱進的乞丐都有二維碼了。而這些變化離不開創新二字。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新鮮事物在不斷涌現,總有一些改革的先鋒者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馬云的無人超市已開始營業;無人駕駛汽車也試著上路;機器人智能化已初具規模……
真是難以想象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我悲哀地發現自己的創新能力真是差到極點了。不用說創新了,能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也是個大問題。我現在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明顯下降。對于新生事物,總是本能的抗拒,或者花好長時間才能接受,真擔心,不久就會被世界甩開。
就是教師這個普通的職業,也需要處處創新。學習白板、微課,哪怕是最普通的一節課,你需要創新構思設計,才能以最好有效果呈現。這些都離不開不斷的學習。我那80多歲的爺爺都能學會電腦下圍棋,可是我50多歲的母親卻連發短信都沒有學會。對比可見,常學習,常思考有多重要。
“山間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倘若一朝不創新,不學習,真要湮沒在這時代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