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天下班回家,還沒進屋就聽見寶寶奶奶生氣地喊得震天響:“你看看你把菜弄成啥了?哎呀!!!”,進門看見大寶和奶奶在一起摘芹菜,大寶手里握著一根芹菜,只是大寶滿手花花綠綠的,都是畫筆顏色,我進屋先不說話,而是走過去抱抱大寶,把大寶從淘氣現場哄走。我知道奶奶肯定會向我訴說大寶罪狀的,果然奶奶開始說:陰天拿著雨傘去接大寶放學,但是沒有下雨,路上大寶拿著雨傘亂戳,結果把雨傘的外殼弄壞了。(⊙o⊙)哦,聽到此我大概知道奶奶生氣的原因了,奶奶是心疼雨傘被弄壞了,然后大寶又弄了滿手的顏色,再湊上去摘菜,弄得芹菜上全是顏色。聽起來真是熊孩子的一系列淘氣的行為,奶奶生氣也很正常。為了不讓奶奶接著生氣,我說:那個外殼不影響雨傘使用,沒事的。我又跟大寶說,下次想幫忙摘菜的話先去洗干凈手哦。畢竟是親奶奶,吼完就完了,我知道奶奶一會就沒事了。于是領走大寶去其他房間玩,讓奶奶消消氣。
其實同樣是這件事從孩子的角度考慮沒有那么復雜
1:大寶拿著雨傘在路上亂戳,這只是孩子拿雨傘當棍子玩玩,只是好奇。拿著雨傘當玩具,但是孩子沒有預估出雨傘有可能被弄壞的可能性,孩子也不知道雨傘價值幾毛幾塊,只不過是個雨傘而已。孩子對于金錢貴賤沒有概念,恰巧反應出是時候給大寶進行財商教育了。
2:玩畫筆弄手上顏色也很正常,甚至昨天大寶故意往手上畫,我問她為什么,她說要給自己的手打扮打扮,說自己一會會去洗干凈的 ,(⊙o⊙)…,你說我還能說啥呢。
3:滿手顏色又去摘菜,孩子只是想幫忙摘菜而已,也是玩耍的一種方式,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幫奶奶摘菜還是好孩子的行為呢。可是為啥又引起奶奶發火了呢。只是孩子并不明白顏色弄到菜上有多么嚴重的后果,眼前能看到的只是芹菜上染了點顏色而已。所以這些只是孩子并不能像經驗豐富的大人那樣預估到很多事情的后果,大人所需要做的只是要更多地跟孩子講解各種事情的后果。當然很多時候,枯燥乏味的說教并不能起到孩子的重視,如果能配合各種書籍和故事做到生動形象易于孩子理解才是最好的。
還好大寶并不怎么害怕奶奶的怒吼,可能是因為奶奶吼多了就見怪不怪了,也可能是我之前跟大寶講過,奶奶生氣是因為擔心寶寶的安全健康等問題,是愛寶寶的表現。
我想這種控制不住的怒吼是每一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難免要經歷的吧!但是反過來想想,如果真是遇到一個從來不需要怒吼的孩子那才是應該擔心的吧,是不是孩子也太不像個孩子了。活潑愛動的孩子才是正常的,是充滿好奇心的,是需要好好引導和教育的好苗子。
每每遇到大寶淘氣的讓我忍不住的時候,我都會想想老家那個腦癱而不會撒嬌淘氣的可憐孩子,瞬間我就會開始慶幸我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
畢竟孩子是投奔父母而來,而不是投奔他人而來,所以父母的責任是首要的。除了盡力做好與老人的溝通之外,在父母自己可控范圍內要努力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
昨天還發生了一件事,這次寶爸做的非常值得表揚:
昨日晚飯,大寶故意把稀飯弄得到處都是,桌子上、手上、衣服上,寶爸越是禁止,大寶就越是來勁,還用手去抓飯。眼看著寶爸就要發火了,接下來不知道如何收場了。可是這時候寶爸沒有發火而是耐心的跟大寶講了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故事,說白雪公主吃飯的時候都是干干凈凈的,不會把桌子和身上都弄得很臟;弄得到處都很臟的那是灰姑娘。大寶說:公主都是穿長裙,我穿的是短裙,我肯定不是公主。(⊙o⊙)…我抓緊說:穿裙子的都是公主,O(∩_∩)O,然后大寶還算比較乖的自己喝完了稀飯還去自己洗手了。
寶爸也越來越像一個育兒專家了呢,是不是受了我的一點影響呢,應了那句話嗎“做好自己是改變別人的唯一方法”,(*^__^*) 不管是因為什么,反正能讓孩子們更加快樂開心的成長就好。
懷大寶的時候開始讀書,懷二寶的時候開始考證,持證上崗當個好媽媽,努力做好雙寶辣媽,O(∩_∩)O,為了孩子們,更是為了自己,努力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