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舊上海燈光輝煌….…
“言慧珠,唱得好呀!”
“言公主,再來一段……”
“言慧珠,言慧珠,言慧珠……”
臺上佳人光彩動人,臺下的觀眾如癡如醉……
京胡聲聲,鑼鼓喧天,貌美如花,身姿優雅,唱腔優美……
這樣的人兒只有畫中才能見到吧!
不,任何一個高明的畫師都無法描繪出她的神韻,她的談吐,她的嬌媚……
有人說言慧珠是一朵帶刺的玫瑰花,有人說言慧珠是百年難遇的京劇奇才,有說人說言慧珠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利己者,有人說言慧珠是一個只知道唱戲的癡狂人。
千百人的心中就有千百個言慧珠……
愛她的人有很多,恨她的人也有很多……
人生就像一場冒險,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樂,有人悲;有人生,有人死……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中,你只是滄海之一栗,你只是一朵小浪花……
言慧珠,京坤舞臺上獨一無二維娜絲女神……
1919年深秋的北京,被譽為京劇“四大須生”之一的言菊朋家新添了一位女公子。
言菊朋給這個女兒取名義來,學名仲明。
言家不是一戶普通人家,他們是蒙古旗人的后裔,這個家族在清代曾經顯赫一時……
清政府垮臺了,改朝換代了,一切都變了……
曾經風光無限的言家只留存著一些往日的榮光……
言菊朋本來是公家飯的主,但他酷愛京劇藝術,尤其欣賞譚鑫培的唱功.……
“不務正業,癡迷戲曲,不可救藥!”
上司對言菊朋癡迷京劇藝術的行為十分的不滿……
“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不堪屈辱的言菊朋索性舍棄公務,獨自一人下海唱戲去了……
言慧珠出生時,言家雖不富裕,但貴氣仍在,風骨猶存……
皮黃、丹青,詩詞,歌賦……
傳統士大夫文化浸潤著這一家老小的生活,言家人人會唱戲,人人學唱戲。
“我一個人下海唱戲就行了,你們只能把唱戲當作興趣,千萬不可正式登臺表演啊!”
言菊朋藝海沉浮多年,深知這其中的艱辛與不易,他不愿孩子們吃這受氣的飯。
可是,從小的藝術熏陶,已深入孩子的骨髓,不可改變了。
言菊朋失算了……
他的幾個子女都分別從事看京劇、昆曲、電影、話劇,評劇等諸多藝術行當。
這其中以言慧珠最具影響力……
言慧珠自幼粉妝玉琢,嬌艷可人……
父親視她為掌上明珠,母親愛她如珍寶美玉……
言慧珠在父母的寵愛中快樂地生活著,她天資聰穎,酷愛京劇,喜歡看戲,熱衷捧角。
言家二小姐看場戲也與眾不同,她不光是看,還要高聲吆喝,起勁的鼓掌,儼然一位慣于“捧角兒‘的豪門太太。
娛樂小報對言慧珠“捧角兒”一事頗有非議……
“言二小姐如癡如狂。”。
“小妞狂捧男角。”。
一個個花邊新聞鋪天蓋地,真假難辨……
大膽潑辣的言家二小姐滿不在乎,依然故我……
自幼受盡父母寵溺的言慧珠快人快語,我行我素,特立獨行.……
這是她的優點,亦是她的軟肋……
生就是一個“美人胚子”的言慧珠是眾多男人心中的女神,他們都說如果言二小姐登臺唱戲,一定能轟動九州城。
言慧珠何尚不想登臺唱戲,只是,父親不許,女兒無奈……
“唱戲這碗飯不好吃,尤其是女孩子唱戲,更為艱難!”
言菊朋實在舍不得讓自己的寶貝女兒長大后走上唱戲這條路啊!
父親不許,母親贊成……
言慧珠的母親是一個有著新思想的女性,她與丈夫不同,她十分贊同女兒唱戲的愿望……
夫妻之間矛盾激化,爭吵不休……
言慧珠的母親一氣之下,帶著言慧珠與小女兒離開了北京,去了十里洋場的上海灘。
言菊朋思女心切,千里迢迢尋女而去。
言慧珠的母親在上海的一家電影公司做演員,小言慧珠經常去片場看自己的母親如何演戲。
片場里的藝友們都喜歡這個漂亮活潑的小女孩,他們給她化妝,給她看畫報,給她講故事。
電影片場里的紅男綠女,時尚而優雅,前衛而精致……
小言慧珠在片場學會了如何打扮自己,如何包裝自己,如何提高自己……
長大后的言慧珠美艷時尚,猶如好萊塢明星般的模樣……
“這個女人不像是一個唱戲的,倒像是一個美麗的電影女明星。”
凡是見過言慧珠的人都會這么說的……
言菊朋一路追趕,來到上海,費勁周折,千兩黃金,抱女返京。
這個二女兒就是言菊朋的命啊!
錢沒了,還能再來,女兒沒了,可就慘了!
言菊朋真心疼愛自己這個女兒。
轉眼之間,言慧珠到了17歲,她的容貌越發動人了。
天然去雕飾,清水岀芙蓉……
羽翼漸豐的言慧如再也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輟學,下海學戲。
言菊朋面對女兒對戲曲的執著,在無可奈何中只得應允了下來。
“這都是命啊!”
言慧珠天生就是屬于京坤舞臺的人,她的心中除了唱戲再無其他事可做了。
出道雖晚,勤學苦練,百折不撓,義無反顧……
言慧珠雖然不是正宗的科班出生,雖然17歲才開始學習“唱念做打”,但她天賦異稟,又肯吃苦,只學了三年,就武功扎實,嗓音甜美,扮相俊美。
老天爺賞她這口飯吃啊!
1939年,20歲的言慧珠隨同父親一起到上海演出《扈家莊》,她在戲中扮演“一丈青”扈三娘……
高大苗條,艷麗純潔,眉宇之間,英氣逼人……
“言慧珠真是一個活脫脫的“一丈青”扈三姐啊!”
初次啼聲,一炮而紅,再接再厲,藝海拾貝……
成功之后的言慧珠并沒有沉浸在別人的夸獎中,她知道自己岀道晚,基本功差,一定要勤奮努力,決不能自高自滿。
言慧珠初學程(硯秋)派,后經父親指點,改學梅派藝術。
學習梅派就要拜梅蘭芳為師,這樣才能學到梅派的精隨之處。
可是,當時的梨園界有一個習慣,男旦藝人一般很少愿意收女弟子。
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依然根深蒂固……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言家二小姐要做到的事,就一定能做到,這就是言慧珠的脾氣。
言慧珠為了能入梅門,可謂煞費苦心了。
她先結識了梅府的重要慕僚許姫等人,博得他們的好感后,又取得了梅蘭芳千金梅葆玥的信賴,她通過講故事的辦法哄得這個小女孩天天圍著“言姐姐”轉….…
經過多番努力,言慧珠終于如愿以償進入梅門學藝.……
言慧珠在學藝方面真是一個人精兒。
1943年,在上海馬思南路87號梅宅,言慧珠正式拜梅蘭芳師,從此以后,刻苦學梅,自成一格……
言慧珠學藝之心如癡如狂,她不浪費時間,她抓住每一個機會,下狠心鉆心學梅,毫不松懈。
言慧珠不僅在梅家抓住每一個機會向老師學藝,還不放過梅蘭芳的每一場演出活動,學梅心情無人能及。
言慧珠個性張揚,氣擺十足……
每次她到劇院來總是踩著高跟鞋,一步一步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一面小鏡子,一邊化妝一邊說笑,左顧右盼,就怕別人不知道言二小姐已經在場……
劇場里的人議論紛紛,多有不悅……
言慧如旁若無人,自得其樂……
不過,當梅蘭芳先生上臺后,言二小姐立即放下一切,專心看戲,還做筆記,聽到動人處,手舞足蹈,全神貫注!
她的確只愛唱戲,也只會唱戲。
功夫不負有心人……
言慧珠執著專注的學藝精神,讓她的梅派青衣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加上她特有的女性魅力,令她在梅派的基礎上。獨創一格,融會中西。
言慧珠時尚前衛的風格讓海派京劇風格獨特,獨樹一幟!
梅蘭芳對這位女弟子對自己藝術的執著追求大為贊賞。但對言慧珠的喜怒形于色,大愛大恨,不顧世俗的“大小姐脾氣”也是憂心重重。
梅蘭芳為人低調謹慎,他知道什么是人情事故,可言慧珠對此卻一竅不通……
這個女人心中只有戲而已!
“言慧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適了。”。
言慧珠的確說話行事,不分場合,呼來喝去,旁若無人。
這樣的性格為她以后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只是,這時言慧珠并沒有感覺這一點……
她還想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她確實非常的熱愛自己的京劇事業,她為了京劇能付出一切代價。
那時的言慧珠在藝術上順風順水,但在感情上卻一直不順,難覓知音。
言慧珠除了登臺唱戲后,還愛客串拍電影,她是一個多面手,也是一個要強女。
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她認識了當時的紅小生白云,她瘋狂地愛上了這個英俊的小白臉……
白云的確很白,還有些脂粉氣,他曾和猶太富翁哈同結過親,后又離婚了。
言慧珠性格奔放,追求情趣與激情,她愛你多少,你就要給她多少。
多一分,少一分,她都受不了……
言慧珠一天三變,花樣百出,你要跟上她的節奏,確實不易……
白云生性風流,哪能守著一個女人,言慧珠與他有過一段婚姻,但是結婚才幾個月就離婚了。
心高氣傲的言慧如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苦悶難耐中甚至要靠賭錢來安慰自己。
旁人見了,雖然同情,但也無奈,只得隨她去。
言慧珠這個人只能交好,不能憐憫,她太愛面子了。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言慧珠又恢復了平靜,她是因為戲而改變的。
只有戲才能拯救她這顆受傷的心……
1949年5月27日,上海響起了震天的爆竹聲,上海解放了……
言慧珠一覺醒來,天地已經變了樣……
她一反常態,穿上了人民裝,不施脂粉,打扮猶如女學生。
“讓我先觀望一下吧。”
當時的言慧珠已經有了自己的私人劇團,這個劇團在全國各地都很火,巡演一圈,日進斗金。
言慧珠只想要自由自在的演戲,她并不知道“私營”已經不吃香了。
藝術家往往都不懂政治的……
建國初期,言慧珠還幻想著能夠自己挑班,私人組織演出活動。
要說言慧珠在京劇藝術方面真是一個人才,她集編、導,演于一身,把《梁山伯與祝英臺》、《春香傳》等題材搬上了京劇舞臺,一時間好評如潮。
言慧珠的心情舒暢了三年……
不久之后,“公私合營”開始了,工廠“公”了,百貨公司“公”了,飯店“公”了,什么都“公”了。
那么戲班子當然也要“公”了……
許多舊中國上海京劇名角,像李玉茹、童芷苓等人都進了上海京劇院,成為了國家干部,每月工資千元以上。
言慧珠對此毫不在乎,區區千元工資,哪能和她的“日進斗金”相比呢!
何況,她只想要好好演戲,“公”了,還能像現在這樣自由嗎?
別人都進步了,只有她在觀望著……
大勢所趨,無可奈何……
樂隊“公”了,搭檔“公”了,什么都“公”了。
言慧珠獨木難成舟,她只能選擇“公”了。
“你進步的太晚了!”
北京京劇團不要她,中國京劇團不要她,哪兒都容不下她……
昔日的“平劇皇后”成了小媳婦,誰都能給她小鞋穿……
這也太不公平了!
言慧珠一氣之下,服藥自殺未遂……
她的氣性實在太大了!
總算過去了……
上海京劇要了言慧珠,可講清楚,你進來晚,工資只拿一千元,評個二級演員。
當初的紅遍大江南北的名角只能評“二級”,言慧珠為了能登臺演出,她認了!
這是她第一次低下了高貴的頭……
言慧珠是低下了頭,可上海京劇院人才濟濟,哪里還有她的位置呢?
從1956年到1957年,言慧珠只演了13場戲,其余的日子都在坐冷板凳。
如果換作別人沒什么了不起,白拿工資還樂得輕閑呢!
偏偏言慧珠是一個愛戲如命的人,沒戲演就像是用刀割了她的肉,她抱怨,發牢騷,說怪話……
你越這樣,人家就越不待見你,你以為自己是誰,時代變了,誰還買你的帳。
言慧珠從一出道就當主角,所以自視甚高,名角的優越感,讓她連周信芳也看不上,她什么人都不愿意迎合,自然結了一大幫子冤家對頭。
她真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戲癡子。
1957年5月初,言慧珠又闖下大禍了……
“我要演戲”這番話差點炸掉自己的命!
言慧珠,你規矩一點不好嗎?
一份檢討,一場大病,一行淚水,一言難盡……
此時的言慧珠又與同樣唱京劇的男老生薛浩偉結婚了,他們是奉子成婚的,這觀念也真夠超前的。
言慧珠年近三十多歲才有了這么一個寶貝兒子,當然把他捧在手心里疼愛著,什么苦都舍不得讓他吃,什么好的都給這個兒子。
兒子姓言,名清卿……
“我生的孩子當然要隨我的姓了,兒子是我一個人的。”
薛浩偉面對強勢的妻子只有聽命的份了。
可是,這聽命的份也要到頭了……
言慧珠根據自己的嗓音和形勢分析后,決定舍京求昆,她要改唱昆曲了。
可是,改唱不難,搭檔難求……
俞振飛進入了言慧珠的眼中,他是唱昆曲小生戲的,唱功了得,人稱“泰斗”級人物。
為了能唱戲,什么都舍得!
薛偉浩就這樣被言慧珠給舍了,兒子當然歸言慧珠撫養,言慧珠動過手術,不能再生養了。
兒子是她的命根子,誰也別想要走他……
言慧如堅信自己能把兒子培養成才,光耀門庭……
言慧珠知道要為兒子找最好的學校,但她不知道,過度的保護和溺愛會害了自己的寶貝兒子。
錢賺得沒以前那么多了,可不要緊,“平劇皇后”有的是錢,言慧珠照樣花錢如流水。
“平劇皇后”嫁給了“昆曲泰斗”,可強強聯手并沒有開出幸福的花朵……
俞振飛比言慧珠大十幾歲,他們出生背景不同,教養不同,性格不同,處事不同……
什么都不同的夫妻很快就分居了.……
言慧珠找丈夫,不如說在找搭檔,可丈夫是丈夫,搭檔是搭檔,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這一點言慧珠又不懂了……
言慧珠進了上海戲校,當上了副校長,俞振飛是校長,這一正一副還是不合拍。
言慧珠每天都在堅持練功,她還幻想著能再搭班子,圓她的舞臺夢……
她的心中真的只有戲,戲比天大,為了戲,她甘愿做一個小媳婦。
機會終于來了……
六十年代初期,言慧珠與俞振飛帶隊去了香港,歐洲等地進行巡演,他們在那兒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到了香港后的言慧如立刻就原形畢露了,燙寶塔頭,描眉畫眼,穿戴考究……
香港人都說言慧珠像是從囯外回來的人,沒有一點兒大陸味……
“這架玩具飛機很好看,很便宜,我要買回去,送給我兒子玩。”
言慧珠光顧著看玩具飛機的好看和價格了,她壓根就沒有看見這架玩具飛機是美國造的……
行了,罪證確鑿!
“言慧珠資產階級思想依舊,以后不要再讓她出去了!”
言慧珠的心里只裝得下戲,其余的東西都被舍棄了。
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政治色盲……
1964年,江責親自掛帥,現代戲大展拳腳,可沒言慧珠什么事。
“言慧珠,你一個人在家自我反省吧!”!
言慧珠徹底涼了……
“不要緊,我還有兒子,挺多把兒子培養出來,我與他一起游山玩水去。”
言慧珠這樣安慰自己說……
天意從來高難問,風雨交加巢將傾……
1966年,一場特大風暴席卷中國大地……
言慧珠當仁不讓地成為了這場運動的主角之一……
“堅決打倒,背后刷槳糊,掃廁所,批判……”
言慧珠一向養尊處優,幾時受過這個罪,她又氣又怕,夜夜失眠。
反觀俞振飛,他雖然也劃為另冊,但仍然吃得香,睡得著覺。
這對丈夫真的太不一樣了……
“一個睡不著,一個睡不醒。”
為了兒子我要活下去……
言慧如到處托人幫她收養兒子,可她的那些個朋友自生都難保,誰還敢收留她的兒子呢!
那個年代,一片樹葉落下來,都能打破頭……
給人家錢養兒子,人家立馬就上交,什么希望都沒了!
更大災難還在后頭呢!
你言慧珠不是有錢嗎?兜底抄了吧……
一天一夜,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部沒收……
你藏得再好也沒用,人家都是熟練工,有得是經驗….…
言慧珠除了唱戲有經驗,對運動實在是太沒經驗了!
屋頂被捅穿,地板被扒開,井水被抽干,花盆被砸碎,瓷磚被砸壞……
反而就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抄家隊滿載而歸……
言慧珠多年積蓄傾刻間化為烏有!
“天理,天理何在!”
天聽不見了,它睡著了……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一個人可以沒有感情,只要有錢這根線拉著,還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這是言慧珠常說的一句話……
可如今,感情沒了,錢也沒了,什么都沒有了!
“明天,我要怎么辦?”
罷了,罷了……
兒子只能托付給自己不愛的丈夫,而自己只好托付給遙遠的天堂!
一條白綾,一曲哀歌,一個美人,一腔悲憤……
言慧珠永遠離開了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家,也永遠離開了她為之奮斗一生的京坤藝術。
言慧珠身高足有1.70,如果當初對塵世稍有留戀,她的雙腳就能踩到浴盆的邊,她是用力順著浴盆邊滑下去的,她是真的想要離開這個世界了。
是什么樣的絕望讓一個母親能不顧自己11歲的兒子,一心一意地去另一個世界呢?
高貴的她豈能受辱,高傲的她不愿受屈,嬌艷的她不肯受傷,癡迷的她不想受罪!
言慧珠終于以自己的方式解脫了……
她是九天仙女,不食人間煙火,不懂人情世故,不知人心險惡……
人的一生到底為什么而活著呢?
迷迷糊糊來到人間,不明不白離開人世,人生究竟是什么,問天問地問良心……
“我要媽媽呀!”
11歲的言清卿嚎啕大哭起來……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