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演化從四個方面分析:生命起源、生物的微觀進化、生物的宏觀進化、生物的絕滅與復蘇。
?????? 生命起源學說多種,其中最值世人接受的是“有機分子說”。地球已有46億年的歷史了。大約38億年前,由氫、氦為主的初期大氣演化出氦、氫、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次生大氣,為生命起源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而河流、湖泊匯聚成海洋,為生命提供了生存場所。過程從無機物變成有機物,再是多分子體系,最后形成生命。化石證據(jù)表明,古老生命在35億年之前就已形成。細胞的演化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再有細胞分化和后生動物。原核生物與真核動物主要區(qū)別在于有無明顯的細胞核與細胞器。正因為有了真核細胞,才會有細胞分化,再有后生動物。化石證據(jù)表明,大約19億年前,有真核生物。10億年前后,就已出現(xiàn)后生多細胞生物。
?????? 生物微觀進化是從種群層次分析的,它是進化的基礎(chǔ)。其中突變是進化材料的主要來源。基因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出現(xiàn)表現(xiàn)型,通過優(yōu)勝劣汰,得以適應(yīng)生存。宏觀進化是種以上在較長地質(zhì)歷史時期的進化,物種是其基本單位。
?????? 生物絕滅有常規(guī)絕滅與集群絕滅。共有五次集群絕滅,其中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可能是顯生宙以來最嚴重的災(zāi)變,有96%的物種滅絕,95%的海洋生物,75%陸地脊椎動物滅絕。白堊紀物種大滅絕是已知的最后一次大滅絕,距今6500萬年前,是恐龍時代與菊石時代的終結(jié)。雖然大滅絕使物種銳減,但總有幸存下來的,如雨后春筍,成為復蘇的“種子”。二疊紀大滅絕后,新生物種類興起,為恐龍等爬行動物進化鋪平道路。恐龍時代的終結(jié),意味著哺乳動物的興起,為人類坐在地球霸主的位置上提供了契機。所以,人類能夠登頂是幸運的。
?????? 生物的演化探究的是生命起源與過程,對于人類本生,也因了解,對于宇宙,我們很脆弱渺小,而且地球目前是唯一有生命的,我們的家園。我們應(yīng)該心存感恩與敬意,把握明天人類的走向,可持續(xù)發(fā)展,勿試圖挑戰(zhàn),最后痛恨后悔的是人類本生。
??????? 主要參考資料:
??????????? 孫躍武,劉鵬舉.2006.古生物學導論.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
??????????? 陳軍.杜圣賢.史國萍.2016.地球年輪--地史.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