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分完田地以后,陳山這一家子的日子過得特別有希望,兩口子拿出了比原來多兩倍的干勁兒,來經營自己家的田地。
沒事兒的時候就坐在院子里合計著,怎么樣才能夠有更多的收成?才能夠有更多的副產收入?琢磨了一段時間后,小兩口決定將田地根據不同的時節、不同的位置選擇不同的作物來進行耕種,順便把自己家院子的廁所邊上的空地,砌一個豬圈出來,養幾頭豬,豬可以賣錢,可以自家吃,想一想都覺得挺美的。
計劃完,說干就開始干起來了,趁著冬天農閑時節,陳山請了幾個鄰居幫忙從山上背回來一些石頭,花了幾天的時間就砌了一個豬圈,為了讓豬圈可以保持干燥通風、冬暖夏涼,減少豬生病的幾率,陳山還把豬圈的地面用水泥給糊得平整整的,豬睡覺的豬窩里,還拾了一些曬干的稻草墊了起來。忙活完這些,就等著第二年春天去買幾頭小豬崽兒了。
山里的春天,來得緩慢慢,不是急匆匆的來急匆匆的走,春是徐徐的來,每一天都會覺得跟頭一天有著細微的變化。開始,只是覺得風有點暖意了,不像冬天那般寒冷了,過幾天,慢慢的,小草冒出了一點點新綠,那些更聚氣的地方,綠的總是更多更快,然后,慢慢的,各種花兒開始開放,天慢慢的晴好。等到布谷鳥叫起來的時候,就是山里最佳的耕種時節了,那個時候,也會是一年中最忙的時節,需要搶在雨水來臨之后的天氣里完成大部分的耕種。因為,那個時候,土壤最軟,養分也最豐富,各種作物也能夠獲得最佳的生長條件,陽光,雨露,空氣,養分,應有盡有。
陳山和胡翠這兩個種莊稼的好手,當然會抓緊時間,甩開膀子來干。陳山把每一個時節每一塊田都分得細細的,既要滿足家里一年四季的瓜果蔬菜,也要滿足一年中以及來年萬一欠收時一家人吃的糧食,還要有結余的能夠變成錢,滿足孩子上學和一家人的家用。
為了能夠讓日子過得好點再好點,這個當家的男人,真的是費了不少心,都說一年之季在于春,陳山其實在冬天就開始籌劃了。他和胡翠商量著,把靠近水庫邊上的那一大塊水田分區種植,一塊兒種稻米,一塊兒種油菜籽,一塊種上各類蔬菜,這樣秋收的時候既可以有糧食也可以有食用油。那塊離家有點遠的旱地就種上玉米、花生等農作物,跟胡翠改的那個荒山,現在可是好大一片梯田呢,就在那里種上土豆、紅著、芝麻、大豆,連田埂上都不放過,一片片,全都是種上了莊稼。
早上,當太陽透過屋頂的亮瓦照進第一米光的時候,才五點多的時間,站在院子里,還能看得見遠處山項的薄霧,山里的空氣在早上格外的清新。可是陳山和胡翠在這樣的時光里可沒有多余的時間來睡覺和欣賞風景呢,他們一大早起來,也不吵醒孩子,就下地去了。他們的兒子陳夏清現在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女兒陳雪娜還需要再等一年才到上學的年紀,所以早上,胡翠得趕在陳夏清上學之前,趕一陣子農活,再回來給孩子做早飯,打點好孩子上學的事情。
陳夏清上學的地方離家里需要走上四十分鐘,從一座山頂走上另一座山腰才能到,除了在第一天報名時,是被爸爸送到學校外,之后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和小伙伴們結伴而行,去往學校。陳山經常跟夏清說:“在學校里可要好好學習,以后,到城里去上學,上大學,到城市里生活去。”于是,陳夏清,在學校里,基本上都沒有讓他爸媽操心過,成績也是屬一屬二。
雖然一早上的時間那么多,但卻過得特別快,胡翠從家里去地里,再從地里回來,已是過了兩個小時了。這會兒,胡翠帶著飯盒,拉著陳雪娜飛快的去往地里趕去,陳山還在地里餓著肚子呢,她必須要快點,才能讓陳山吃上熱乎的飯菜。
見到陳山時,太陽已經從半個變成了一個了,陳山的頭上都是密密的汗珠,地里的活兒,也都干了好大一塊兒了,擦了一把汗后,陳山開始坐在田埂上吃他的第一餐飯。
這些,都是他們在春耕農忙時的日常,而春耕時,最繁忙最繁瑣的要數種稻谷了,到了谷雨前后,就要開始著手準備了,因為水田的水必須要充足,還需要有溝渠存水排水,所以整個田地的整改都需要花上好多的時間。為此,他們必須得去別家借一頭水牛回來,牛帶上梨耙,會把整個水田弄得平平整整的,再從水庫里引入水源到水田里,保證整個田里有充足的水,等整個田里的土地粘稠得像漿糊、泥地的水變得澄清澄清時,就可以將培育好的秧苗插進水田了。
插秧是整個陳莊的一大景,男男女女都會相互幫襯著,你家幫我,我幫你家,田里到處是熱鬧的景象,整個田地里,說說笑笑的,站滿了人。插進水田的秧苗如果是一條直線,那么長得不僅好看,還能夠最大限度的種植,所以這個技術活兒非常考驗人的耐心。那些站在地里的男男女女也是一條直線的隊伍,條件好點的,會穿上一雙到膝蓋的膠鞋,家里沒條件或者舍不得買膠鞋的,就直接光著腳踩在田里。莊稼人,好像身體都不錯,也比較糙,所以講究也少。在田里彎腰就是一天的時間,人肯定是受不了的,但莊稼人自有智慧,他們發明了一個獨腳凳,隨身帶著,坐在獨腳凳上插秧,人會輕松好多。有時坐不穩的人,突然一個踉蹌摔進泥水地里,弄得一身泥,這就會是一個大新聞,看到人會哈哈大笑,沒看到的人,也會在傳聞中,就這件事情打趣好久。
當插完秧以后,基本整個春耕的活兒就完成了一大半了,接下來,秧田里只需要偶爾去除一下雜草,控制一下水量就好了。
剩余的時間,就要開始培植蔬菜瓜果苗了。這個活兒,對于胡翠來講是最擅長的,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戶用的小苗都是在她這里拿的。對于這個活兒,胡翠自有她的方法,她比別人 更用心,種小苗用的土,全都是肥瘦剛好的土。她會用手一個個捏成了圓球,再在圓球的中間點上一個眼兒,把種子放進去,這樣做了一排排后,把它們整整齊齊的放進蓋有塑料薄膜的地里,一排排看起來,就像是小小的蒙古包一樣。這些工作做完以后,只需要等上幾天,就會冒出小苗了。
胡翠經常跟向她來取經的鄉親說著:“你們用這個方法,保管長出來的苗是又肥又壯,成活率也高。”每每這時,胡翠的神情就特別的驕傲,整個人不自覺的多出了一層光彩。
春耕的季節,在整個陳莊一切充滿著希望,仿佛土改后的這個春天,比往年的任何一個春天都要有希望,都要美。陳山和胡翠,看著地里越長越成形的莊稼,心情不禁有些澎湃,他們好期待這個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