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商業體育的年代,但基本都是短線投入,每一個商業老板都為了自身利益而把大量投入至成年隊,但往往在青年隊及未來的投入上是相當少的。但這樣只會導致市場上真的有實力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價格越來越高,但這樣同樣出現另外一個效果就是,相對投入就越來越大,但成績不一定越來越好!
現在無論能引起各民間商業機構進行大量投入的,無非就是足球和籃球,其他運動基本就是小量的投少。
拿籃球的例子來說吧,因為沒有多少人關注青年隊比賽,連媒體都沒有直播和文字報道,我們知道這些的信息是十分的少,所以這些媒體及官方就應該及時進行這些信息的傳播,這樣才會引起商家的投入,有了投入,就會有相應的產出。這是一個正常的發展循環。
商家的錢都是錢,人家當然不能白白打水漂,他們會考慮投入與產生的比例,但只有我們各類人員齊心提高關注度的大環境,商家才會看到商機,才會主動加大投入。
現階段,一些青年隊的比賽,我們連最基本有在那里舉行都不知道,其實首先各地加大舉行力度,免票或者根據入場者主動投幣,多少無關系,這樣的方式舉辦比賽,先組建起人氣,一場比賽有沒觀眾好重要的,空場比賽,在球場上的人就會覺得和普通練習一樣,沒有激情,只有觀眾多少有人關注才會有激情,才會有進步。
只有年輕隊員各項技術上來了,才能緩沖現在市場上的好運動員稀缺的局面,只有人員充足了,才會把市場上的價格拉下來,這樣商家就不需要在成年隊上的投入過大,而把相關的資本繼續投入青訓,這樣才是一個最好的循環局面,而不是現在的當一方面的無為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