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明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遣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為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即悟,唯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即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長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即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即入真道,名為得道,雖明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不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即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短短的一段清靜經,據說包羅萬象在里邊,可以前我只是聽說過有清靜經這回事,對清靜經并不了解,只知道清靜經是道家里很重要的一部修身養性的經文。
但我對比此并不在意,以前對道家也并不了解,只知道從古至今,有過眾多道家高人出現,也僅僅是知道而已,如:老子,孫思邈(唐朝醫藥學家,活了一百零四歲據說,被后世尊稱為藥王,也是我最崇拜的醫學家之一),劉伯溫,葛洪……
相比較而言,我對中醫界的大家知道的倒是比較多,上古有長桑君,黃帝,華佗,張仲景,楊繼洲……(此處省略幾百人)
但越讀中醫越發現(玉兒不是中醫的專業,完全靠喜歡啦),中醫起源于道家……
慢慢的去看一些和道家有關的書籍,關注一些和道家有緣的醫生……
經常去看一些歷代名中醫的故事,通過油麻菜的尋訪中醫歷程,看到了現代許多名中醫的精彩故事,莫名的就記住了任之堂主人,(因為只有他給油麻菜拍了照片),一個有情懷的中醫。
慢慢的去觀注任之堂的微信,學到了許多養生知識和中醫知識。
了解了陰陽九針的產生,陰陽九針是任之堂主人余浩老師所發明,它涵蓋了中醫,全息,道家修煉法門在里面,包羅萬象,簡單的一套針法,組合變換間能衍生出N種針法,迅速解決許許多多的急慢性疾病。
去省中醫院學完小兒推拿以后,莫名的產生了要學陰陽九針的想法……
玉兒不會刻意去追什么,只是喜歡隨心而行……
比如玉兒突然想去河邊晨練了,就會去風景如畫的河邊,對著河水和朝陽舞太極拳,把自己放空,讓心去與天地纏綿……
想看荷花了,就會去荷花池邊,一站半天,讓心去與花仙交談(別想玄了,其實是陶醉于荷花的美了,只是表達的詩情畫意了一番……)……
又扯遠了,啰嗦這么多,就是想說為什么會和清靜經有聯絡啦……
要學陰陽九針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背誦清靜經,
好難背呀!
想背它就要先去了解它,可怎么也了解不了。沒辦法,一遍又一遍的讀,一遍又一遍的想……
好難理解的清靜經!讓人想發瘋……
慢慢的慢慢的清靜經中的境界撲面而來……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大道包羅萬象……當您把自己融入大道之中時,您還有小我嗎?真的是沒有了……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男士陰柔至極,女子張牙舞爪,社會是不是很快會沒落?……
萬物怎樣化生的?降本流末呀……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與靜呀,如何去守好它……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遣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澄心遣欲啊澄心遣欲,幾人能做到?澄心遣欲之后,一絲真靜自然而生……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即悟,唯見于空……
突然空靈的感覺,您體會過嗎……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啟能生,欲即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那種忽然之間的寂與靜,您可曾體會?……
真像道德經所說: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上士聞道,勤行之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到此為止,千字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