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是和我們身體的細胞吃不飽有關,那為什么細胞吃不飽呢?
? ? ? 食補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吃營養食品---額外補充營養素呢,帶著這些問題,看了下面的就知道了!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
營養品已成為許多追求高品質生活人士的健康伴侶, 但是市面上的營養品越來越多,很多人對營養知識和如何選擇營養品有以下的誤區: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一
營養補充沒有必要,好好吃飯即可。
考慮3個因素:
1、今天的食物營養價值與30、40年前比較是否已經嚴重衰退?
2、什么是好好吃飯?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寶塔建議,有幾個人能夠每天都做到?
3、今天人們面對的生存環境惡化、壓力增加,是否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消耗體內營養?
飲食豐富就不用補充營養素? 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中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脂肪、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理論上講只要飲食種類多樣,就能得到營養。“但事實上,大部分人不會吃得那么豐富。”埃姆斯教授說,由于不可能通過食物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因此,適當的補充一些高品質的復合維生素等營養素補充劑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二
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
1、無法準確知道缺什么,缺多少。
2、就是知道了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營養素在體內是動態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3、營養素之間互相作用,一種營養素的補充需要其他營養素的配合。所以營養補充應遵從全面、均衡和科學的原則。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三
有了營養補充,可以不用好好吃飯。
好好吃飯是健康的基礎,營養補充是彌補飲食之不足,不是代替正常飲食。好好吃飯能夠促進營養素利用,反之恰當的營養補充也能幫助飲食消化、吸收和代謝。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四
身體很好,不需要補充營養。
1、營養補充是維持健康狀態,不是用來治病,預防大于治療。
2、身體的微觀變化憑感覺無法察覺,很多人都是在自我感覺良好時發現重大疾病的。
3、今天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決定了營養失衡是客觀的,不因為不面對而不存在。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五
營養補充是額外行為,違反自然。
除了極少數內源性營養素外,其它的都需要通過飲食額外獲得,只不過以前的食物種養方式自然,飲食營養結構相對合理不需要補充。
如今大量化學耕種和養殖導致食物營養嚴重失衡,片劑補充恰恰是盡可能讓飲食回歸自然的一種方法,滿足人體健康需求。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六
營養品不能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
首先,生命依賴營養而延續,即使不通過補充也需要飲食長期供應,這種依賴與生俱來,和藥物依賴兩碼事。其次,能否長期服用與產品品質有關,包括:
1、配方科學合理,足夠多科學研究支持;
2、成份含量準確;
3、第三方全面評估及可靠的安全認證。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七
營養補充應當咨詢醫生,針對性補充。
可以這么做,但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因為:
1、營養作用于全身,整體調理。而藥物作用于局部,才有針對性;
2、絕大部分醫生研究藥物,不了解營養;
3、健康不是一個一步到位的醫療神話,而是一個營養積累的生命歷程,自己學習營養,對自己負責。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八
藥店銷售的廉價營養品性價比高。
首先,營養品開發已進入尖端科技時代,配方、形態、原材料等都有講究,不是簡單的拼湊;
其次,生產標準有食品、藥品不同等級,成本差別不小;
最后,更重要的是,性價比不能簡單以價格計算,效果說了算,身體不會騙人。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九
營養補充的量應該參考RNI。
中國營養學會的RNI(居民每日營養素推薦攝入量)是參考美國1955年發展起來的RDA制定的,這是一個維持生命的基本量。今天營養補充不是為了應對營養缺乏癥,而是防治慢性病,所需要的量遠遠高于RNI。建議參考北美營養科學家推薦的“混合標準”。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
營養能治病,要醫院干嘛?
臨床醫學走的是對抗和攻擊疾病思路,見效快,幫助人類與疾病斗爭中貢獻巨大,但可持續性差;營養醫學順應人體需求,提供充分營養調動人體自我修復,可持續性好但需要過程。
真正的健康是二者有機結合。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一
不管怎么說,人類平均壽命在延長,說明營養補充不需要。
歸功于醫學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很快叩開80歲大關,但據統計,我們的健康年齡依然停留在52.8歲,也就是說我們只是贏得接近30年進出醫院的時間!終身充分和全面的營養供應,延長健康年齡提高生命質量,日顯重要。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二
預防心血管疾病魚油不如吃魚。
深海魚里對心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的主要成分是Ω-3不飽和脂肪酸,即魚油。這種成分在魚身上時有用,提取出來一樣有用且效力更高。一項對大量有關魚油功效的文獻進行薈萃分析得出結論,魚油產品功效與3因素有關:來源、含量、純度,品質決定功效。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三
鈣片不能長期服用,會導致結石。
鈣是人體需要量最大的微量元素,飲食難以滿足需終身補充。鈣補充考慮3個因素:
1、有鎂、維D等輔助營養恰當比例配合,促進吸收和代謝,預防結石;
2、與氨基酸螯合的活性形態,大幅提高生物利用率;
3、在綜合維生素礦物質基礎上加強,重點是平衡。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四
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用。
營養補充作為解決現代飲食營養攝入失衡問題、維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和必要性已得到大量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證實。囿于科研能力、生產標準、監管水平等因素,該行業良莠不齊是事實。品質決定功效,選擇好的高品質的產品就更加重要。
*有關營養品選擇請參閱北美《營養品比較指導》。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五
世上沒有不老泉,營養補充抗衰老是神話。人體衰老是一個DNA設定好的生命歷程,目前無法逆轉。
補充營養抗衰老不是為了長生不老,目的是:
1、減少干擾因素影響,讓人體衰退盡可能接近設定程序進行,延長壽命;
2、通過抗氧化,盡可能避免細胞過早退化,預防甚至逆轉慢性病進程。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六
盲目追求功效,不愿堅持服用
去病如抽絲,調理在平時。營養品不是藥品,只是輔助治療和調理,不能達到藥物快速治病的效果。營養品要達到調理的效果需要經過長時間堅持服用才能顯現,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兩三年甚至更長。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七
情緒上不配合
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不容忽視。良好的情緒有利于機體對營養品的吸收利用,積極、從容、淡定的生活狀態與合適的營養品在體內能交相輝映、相得益彰,身體一定能逐步朝健康的方向邁步。
營養補充認識誤區十八
缺乏與專業營養師的溝通
外界的宣傳鋪天蓋地,選適合自己的營養品。每個人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或者通過學習了解掌握如何正確使用產品,同時也要積極與產品營養師溝通,購買合適的營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