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完“秘密花園”之后,又仔細琢磨了一下,才發現我這建構自己的花園的歷史可是夠長的了。
我的秘密花園不在一處,而是有很多處。但第一個絕對是開始于我的童年,在老家的房屋后面的那片樹林里。記不得那時我多大,但記得非常清楚的是有棵小道邊的桑葚樹。結的桑葚是白色的,成熟后略微有些米色的微黃。也許是某次我和小伙伴們一起摘下了一些嘗過,覺得非常好吃,甜蜜,然后就記住了。終于有一天,我自己爬上了樹上,坐在枝叉上,邊摘邊享受,在那個只有我一個人的小樹林里,口腔里新鮮的桑葚汁液甘美,佐以那個初夏涼爽的風,那種自由,甘甜,和著令人愉悅的感覺,深深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然后,在縣中的求學時代,豐中那里,我喜歡的是初中部的那條小河和旁邊的垂柳。但可惜的是自己并未以欣賞的心情獨自走過。
大學時代,在武大校園里,更是到處都是美景,櫻花大道,情人坡,東湖邊,我都很多次獨自走過,享受思考和溜達的快樂。
在徐州工作時,我沒有可以記憶的屬于我的花園,但那次一天中騎自行車來回150公里去微山湖的經歷,讓我自豪到如今,不過是和幾個同齡的同伴一起去的。所以我一直說不喜歡徐州、這可能就是答案:在那里我沒找到屬于自己的秘密花園。
到了連云港后,那個城市不大不小,依山傍海,隨時可找到幽靜美麗的地方,在那里,我有最多的可以獨享的“秘密花園”,也因此,我對那里有最多的留戀。如今那里的某個山下,和海邊,還有我的房子。也許潛意識里,我還想回去,重溫往日的那些感覺。不過,這種想法隨著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也越來越動搖了。
如今在美國,鳳凰城,家門口就是風景,美國西部風光的雄渾壯觀,走出幾分鐘就可看到,并隨時可以讓自己融入天地或蒼涼或溫柔的背景中去。
以后呢,多年以后,“我不知道風會往哪個方向吹”,我不知道我最后會停駐在哪個花園里,其時落花清揚,而人已沉睡。但是現在,到今天,我已經明白,沒有那些花園,我的生活會多么黯淡,我的種種傷痛將無處被療愈,我也永不會明白,人生中的種種甜蜜也曾經那么珍貴。
也許,我們每個人本質上都是一只天生帶刺的蜜蜂,在人世的大花園里,有著采蜜一生的使命。這使命,可以是為了自己,也可以是為了他人,或者兩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