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來多20歲的姑娘,除了真的閱盡滄桑,把作拿捏得當,當成生活情趣,你說她不作,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她不喜歡你。連作都懶得作,但凡對你有一點感覺,哪怕討厭也可以,都會跟你鬧跟你吵跟你無理要求。
有的姑娘作,是真的作出病態,有的姑娘作,只是因為她太缺安全感,需要不停試探你期望得到更多愛的肯定。
我談第一場戀愛的時候,因為是彼此初戀,真的是精力旺盛到用作逼形容都不為過。異地戀太難過大半夜整宿整宿不睡,從一個連好聽話都不會說的青澀少年,被折騰到身兼保姆男友心理輔導員,甚至是遠程家教。但是就這樣,還是分手了。時間太久我甚至都記不得當時分手原因,但是因為那個作逼過程,兩個人不停磨合,從一無所知到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每次作肯定有原因,有不喜歡不滿意的地方。既然兩個人在一起了,就不再是一個人的事,倆人相處起來一定有問題,你不解決就得靠另外一個人解決。很多人都是逃避型人格,有問題不去面對,顧左右而言他。就像垃圾一樣,總有人要去清理,但是不能總是一個人在做,時間久了日積月累,甚至不用多長時間,一個月足夠爆發矛盾。
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分手,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彼此磨合,更加熟悉對方更好的面對未來。而女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充當主動的一方。除了性格決定,更重要的是女孩子比男生本來就敏感,再加上戀愛過程中受寵,會把這種感情放大,所以顯得好像每次都是女孩子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作。你說男生真的沒有作的嗎?不可能,但是這種男生一旦被發現,一定是因為對方太寵他,享受主動地位。
所以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女孩子作,一方面是被寵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比男性敏感,更容易發現問題,有時甚至會把問題放大。
直到現在我都很感謝前男友的包容,因為在他面前我把所有的作發揮的淋漓盡致,以致于沒有太多力氣去跟其他人作,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和心力去傷害別人,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活的太明白,太知道自己要什么,未必是件好事。
今天圣誕節,臨近年關好像每個人都挺多事,閨蜜不開心的時候免費充當了一天的男友,把所有能作的不能作的作盡了。晚上的時候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說男生原來對于女孩子作是這種感覺:
臥槽? 臥槽!這都可以?這都可以!?這都可以!!閨蜜說,我一天下來太寵她,基本就是不管你說什么做什么都是錯,她一定要跟你唱反調,其實我明白,不過就是太難過,太想用別人的寵愛來填補愛的空缺,你說我被虐的很痛苦嗎?其實一點也不,相反很開心。在她懟你的每句話之后你都哄著她,讓她高興,明明很難過但是因為你的原因,她又開心了起來,雖然基本上你根本不知道她為什么要這么做,又為什么突然或者很持久的一種狀態,就是不開心就是想折騰你。然后我就明白了,為什么很多男生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你無厘頭的被懟被虐,你都不用帶腦子,只用認錯,漂亮話一說,女孩子心花怒放,高興到不行小鳥依人的“哎呦臥槽!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太幸福!”而且這種幸福因為你又施于你。
就好比“我媳婦說的對!”“是是是媳婦兒說好就是好,我老婆天下第一美!”“什么大長腿,哪能跟我老婆比,簡直弱雞沒眼看”“這個好看!買!吃!不想吃咱就買來看一眼也沒關系!”……除了原則性問題,你要是用這種方式去哄女朋友,她還是不高興,那……換一個能哄高興的女朋友吧。
網上曾經流傳甚廣的一個片段,是李小璐跟王雷演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王雷在里面把對于“女孩子作精怎么哄”這個話題的解決辦法,簡直演繹到極致,堪稱教案。所以遇到女孩子作,一種是真的要解決問題,這個時候男生真的不要慫,有問題就認真解決問題,不要每次逃避每次甩鍋,時間久了要不了幾次就讓人失望,甚至讓人看不起;但是對于女孩子的撒嬌式作精,沒什么大不了,認個慫哄一下,不要講什么大道理,她就是想要抱抱想要愛了,你給了她,她開心的跟個小孩一樣,你看著她這樣更開心,你不給了,她難受的一塌糊涂,最后還是要花大力氣去哄,得不償失何必呢。
但是對于那些沒有理智沒有底線的作逼,比如男生已經累到崩潰還是吵鬧要嗨要玩不管不顧的,無能為力,只能讓她爹領回家去寵了。在原則性問題上,不管男生女生,沒有人可以無底線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