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小李崗 ? 第一章 咱們這個村(2)

第一章 咱們這個村

(2)那片果樹林

文/寧零一 ? ?圖/網絡


? ?村莊北面是一片果樹林,是由李子樹、桃樹和柿子樹組成,樹木栽種的土地之前都是各家種植糧食的田地,田地間由田梗連接著,而周邊多塊種植了果樹的田地練成了一片,就形成了一片果樹林,早先我家在那邊有三塊田地的果樹,兩塊栽種的是李子樹,一塊栽種的是桃樹,后來因為時間太長,樹木老化,就全部砍伐掉了,在砍伐之前父親又在的周邊的其他田地里栽種了一種新品的李子樹,新品的李子樹是父親去縣林業部門買的,據說口感好且高產。

果樹成熟是有先后順序的,通常是桃子先成熟,之后是李子,最后是柿子。我家老樹砍伐新樹栽種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所以桃樹林和摘桃子留給我的記憶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桃子成熟正常是在放暑假前,所以正常周一到周五我和弟弟是不用去摘桃子的,只有晚上晚飯之后去周圍轉一轉,主要是防止有人偷竊,而一到周末我和弟弟的任務就是去桃樹林摘桃子,沒摘過桃子的人估計是很難想象摘桃子的痛苦的,桃子因為大,所以摘桃子要一個一個的摘,不然掉到地上就沒了賣相,頭會一直仰著向樹上看,時間長了免不了會頭暈,樹林里又密不透風,在里面忙活是很熱的,外加上桃子上面的絨毛很多,所以即便在摘桃子的時候很注意,身上也會因為弄上絨毛而發癢,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摘桃子的過程是快樂的,而如果趕巧,夏天早早到來,摘完桃子之后還可以去林子下方的河里洗個澡,洗完之后身上就不會癢了。

圖/網絡


一季桃子摘完之后,李子也該成熟了,正值暑假,除了頑皮和其他孩子躲去別的地方玩耍,白天其他的時間我和弟弟也都是在李子樹林里待著,而偷偷跑去別的地方玩耍是要付出代價的,被母親發現通常免不了一頓打。摘李子不像摘桃子那樣一個一個去摘了,而是用較為野蠻的方式——晃樹枝,就是拿一個長長的鉤子勾住樹枝使勁的搖晃,因為李子長的較多且單個的重量不大,所以即便晃掉到地上也不會損壞,晃到地上撿起、裝袋,之后就是等第二天早上父母拉去賣了。李子的成熟過程是很短的,在我和弟弟還小的時候,為了盡快摘完李子,父母通常都會請人幫忙摘,那時候的農村還沒有給錢付工資的說法,而幫忙的也都是自家的親戚或者莊子里面的人,一季摘完,父母總會給幫忙的人買幾件新衣服以示感謝,這是我最早了解到的人情觀。

圖/網絡


到了秋冬農忙結束,父親就要開始給樹木施肥了,除了正常的挖坑放肥料之外,也會抽空挑一點發酵完成的豬糞澆在樹根附近。我印象里,父親好像每次都是初冬的時候給樹枝做修剪,修剪是為了來年果子長的夠大,父親是村莊里最早開始種果樹的,也因為比較會經營,所以莊子里的其他人家都認為我家的家庭收入要好于其他人家。

記憶里除了在果樹林里忙碌的場景,林子的景致也是我難以忘懷的,真正讓我覺得這片林子很美是我上高中的時候,此時喜歡安靜的我有了對美的意識,春天里萬物復蘇生長,桃樹和李子樹是不會拖住春天后腿的,寒意猶在的早春,李子樹就悄悄的長出了綠色的小花苞,桃樹會先于李子樹釋放粉色的花朵,而仿佛只在一夜間,李子樹白色的花朵也盛開了,漫步在其中,花的海洋,白色一片,粉色一片,美不勝收。而只因見過此種美,才不忘我離開家鄉后的每個春天都無比懷念這里。

圖/網絡

圖/網絡


16年年底的一天,聽那首《詩和遠方》的歌,應興作了這么一段:( 想起多年不在家鄉,忘記了春天里桃花梨花香;在他鄉,小成卻不安,這是年少輕狂四海為家的代價,……..” )

是的,每每想念家鄉時,總免不了會想起那片果樹林,那是一種埋在心里刻在腦海里永遠揮之不去的記憶,那些美好的記憶也隨著我對家鄉的眷戀得到了升華,還是那句話,我們這代人是回不去那里了,只在記憶深處,總能孜孜不倦的品味著這份美好。


2017年3月25于上海


? ? ? ? ? ? ? ? ? ? ? ? ?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