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是演給自己看的。
真正在乎起"生活"這個字眼是在追了很多集日食記之后,那種即便處于中層的社會主義分子原來也可以活得如此唯美和滋潤,艷羨之情溢于言表。受那種日風薄暮色調的影響,我漸漸地在宿舍增添了一些小物品,比如水杯,陶瓷青灰色,比如書柜,桃木杏色。但又受校舍條件的限制不能大張旗鼓地享受做飯炒菜這樣的家常,只好偷摸著和宿友拼錢買個電水壺,燒熱水調兌麥片,癟干水再倒入酸奶,為自己送上一份低廉卻營養的早餐。也就僅僅是早餐,光是這一過程就足以讓人回味贊許一個上午的了。大學生的日子多是用來學習用來參加各類社團活動,內容冗長的論文也是要時時刻刻準備著,忙碌之中的"余閑"實在少得可憐。難得有那種閑情逸致,是怎么也不會花在烹飪這種事上的,直接叫外賣不就得了,之前的我也一直這么想。
但當我接觸到與健康美食制作相關的論壇、視頻、書籍等等時,才發現那個把美妙的制作時間浪費在等外賣9上的自己是多么的無知和羞恥。
烹飪多么美妙啊。
能夠把生活細心裝點的人是多么幸福啊。
為什么小時候就不能守在媽媽身邊好好學習這門又慈家又修身養性的好手藝呢,而偏偏跑去看動畫片的我除了在無厘頭的劇情中瘋狂地饕餮后胖上兩三斤外還獲得了什么呢。
這樣回憶著又不自覺地責怪起那些無辜的小孩子來。童子天性嘛,但沒能學好廚藝的確挺可惜,好在它不像學習樂器或者箍牙這種事,老少皆宜。
不需要太高的悟性,只求個好心態。
泰勒斯說"別人為食而生存,我為生存而食",不是說哲學家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就死磕在吃上面,姑且將此延伸一下,普通人是茍活,而泰勒斯則是有追求地茍活著。前者僅限于活著,而后者更注重于活法。
這話的意思我用自己心態的變化去詮釋著,姑且也算做一種活法,泰勒斯他老人家自己怎么想我們到底還是不得而知的。
像兒時過家家一般地打整自己的生活,不管是服飾,飲食,娛樂還是其他。一說到這一點,我又忍不住想要責備先前總是敷衍了事半途而廢的自己,看似忙碌的一天其實獲得感微乎其微,到頭來也只是歸寢后的葛優癱,之后又會很沒禮貌地抱怨像"日子過得太無聊了啦"這樣的話,如此虛度光陰的懶漢如我不如早早了結生命作罷,但提早毀滅一副健康的肉體完全是暴殄天物,所以最后撿起往日的喜好,即使不對社會做什么貢獻也不要拖了社會的后腳才是。
再把話頭挪到烹飪美食這個地方來,能做出端莊菜品的人即便四面楚歌也會想盡法子護衛自己就是為了留在人間珍藏這些相貌誘人的佳肴呀。
所以我責備自己的,就是動不動就想著倒不如一走了之這樣頹喪懦弱的狀態,世界上明明有那么多有趣的東西卻一律拒之門外,就算是在無道社會,也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上大學以前湊在家里人的話堆子里聽期料子,說現在的大學生稍不注意就頹廢沉淪了,混了四年沒混出什么名堂,一進社會便是求爹爹告奶奶的,我面上只管左耳進右耳出,轉著眼珠子,心里其實挺擔心,將來的自己會不會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好在有那么個稚嫩卻倔強的身影一直在我心里喊叫,叫著現實叫著未來。
那個稚嫩的卻倔強的小人曾和我立下盟約,神圣而莊嚴,她說喜歡畫畫,要畫到生命最后。
后來又說如果能成為有學識廣博的漫畫家該有多好,許多年后若是上街買零食,真希望有人能指著自己的后背大喊"快看!這就是那個博士漫畫家!"
她就這樣提醒著我。
或早或晚,但一定要達到目的地才可以安心。
從頹疲中清醒過來的此刻的自己在烹飪中回想起了這樣的往事,暖流突然滑過心間,想著還有一個人等著我去實現她的愿望便振奮精神投入到正常的生活里去。
"嘿,指著你的人喊的那個人,大概還會說‘那個漫畫家還會一手好菜呢!’"
你笑而不語。
能夠生活是件很奇妙的事。
因此這出戲我再也不想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