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園地的“精華圖文獎”這個活動,我沒想到自己能去寫,第一反映就是自己沒有這么好的文筆,至于獲獎對我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當我第二次看這個帖子的時候心里又好像觸動了一下,在園地雖然算不上老會員,算起來也有幾年了,不如用樸實的語言記錄下來收藏路上的點點滴滴,也借此機會和泉友們交流一下。
收藏這一行我喜歡的比較早,但是真正入行卻比較晚,我收藏的第一枚錢幣“道光通寶”是上小學時同學送的,雖然放到現在還是不值錢,當時卻如獲至寶。小時候長在農村,生活當中也沒有這樣的市場,就是想買,想學習也找不到地方,那個時候只有郵票可以收集。
真正的踏入這個行業時大約是09年,那時候已經結婚了,也剛有了孩子,我是一個比較顧家的人,為了更好的照顧家人不愿去很遠的地方打工。我們結婚其實和裸婚也差不多,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電動車摩托車都沒要,就買了點簡單的家居,婚后的財產就要了幾千塊錢的磕頭錢,那是老婆給長輩磕頭得來的。
09年夏天給親戚朋友借了點錢加上我們的一點積蓄在靠大街的地方蓋了三間房子,準備弄一個小商店,那段時間挺難,為難的時候兩個人偷偷的流淚,看看熟睡的孩子告訴自己要堅持。我還清楚的記得沒錢的時候用過老婆賣頭發的錢,說來慚愧,我能有今天,有老婆的一半功勞不為過。
等小店運轉正常了,店里就交給老婆打理,那時候女兒還不會跑,沒人看孩子的時候,老婆就用跟繩子把女兒綁到身后,這樣不耽誤干活。我找了一個新的職業那就是下鄉收古董(古玩行又叫做鏟地皮),雖然我什么都不懂,以前也沒干過,但我相信只要肯干,就能行的通。
說歸說,真正干起來也挺難,首先就是眼力問題,分不清真假,我感覺古錢幣好入門,只要不是很貴我都能買,去市場賣上幾次,多聽多看,就慢慢的入門了。想想那時候雖然不會看東西,但會看人,只有跟著真正的行家才能學到真本事。
那個時候農村的假東西相對較少,但也有假的,吃的最大的一次虧就是300一塊買了6塊銀元都是假的,后來都送朋友了。這在當時對我是不小的打擊,但我沒有因此放棄。
那個時候每天騎著自行車,帶個喇叭,帶一大杯水就直奔鄉下了,一個村一個村的轉,中午餓了就隨便買點東西吃,下午接著再轉。夏天的時候比較好,天長出活,中午不吃飯,買個西瓜吃了一下午也不渴也不餓。那個時候一線多少還能收到點東西,但也深深體會到收東西的不易,不是所有有東西的人都能拿出來讓你看,也不是所有拿出讓你看的都賣給你。碰到好東西的那種砰砰心跳感,買不到手里的失落感,弄不清真假的忐忑不安感,收到好東西的欣喜感,回去的路上也要拿出欣賞幾次。
11年的時候開始在網上賣東西,一個北京的網友看上了我幾十個銅板,100包快遞直接給我轉的款,這是我在網上的第一筆交易,我很激動,那是因為我不用只局限于縣城的古玩市場了。
11年年底在園地注冊普通會員,時不時的登錄一下,和泉友們交流交流。那時無意間看了《馬未都說玉器收藏》的視頻,對明清玉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剛開始也是什么都不懂,先從煙嘴玩起,后來就是扳指、玉佩、疙瘩件,過手的東西多了,懂得也就多了。
13年成為園地的實習會員,第一次賣的是一個80銅2角和一個北洋20文。14年3月份經好友的推薦申請成為正式會員,從那起東西賣的很快,也多謝園地和泉友的支持,一年半的時間從最初信譽等級升到最高信譽等級,升了四級。
曾幾時都想找一個筆記本,把園地上所有和我交易過的泉友姓名、地址、聯系方式記錄下來,不為別的,只為日后閑暇能夠翻開看一看想一想,很熟悉的將來去到那個城市爭取見上一面。
轉眼來園地也幾年了,在這新年到來之際發一下自己的感想,也順便發一下自己的藏品交流一下,同時衷心的祝愿古泉園地這個平臺越辦越好,也順祝各位朋友新的一年健康事業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