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案主描述:
畫的名字叫:未來 吧,畫的順序是先房子,再小人,大人,樹,鳥。畫中的情景是媽媽和我,我在家玩,媽媽回來。春末夏初,陽光燦爛,綠柳成蔭,有小燕子,小鳥在飛。叫未來可能是希望未來像旁邊的柳樹一樣,茁壯而美好,你看我屋頂上都開滿了花。另外,媽媽手里的是一籃子水果。
1.整體分析
整體上看,案主性格偏外向,與外界的溝通比較順暢。從描述的季節(jié),天氣,及門窗的開放等可以顯示。內心豐富感性,細膩,關注未來也是案主當下的一種特點和狀態(tài)。畫面是案主強調對未來的憧憬,畫面也偏右,名字是《未來》,且多次提到了等待媽媽歸來。或者這正是作者現(xiàn)實中或經(jīng)歷中缺乏一些畫面中的東西嗎。是和母愛有關嗎?
2,房:
案主的房子居中,寬敞明亮且精心裝飾房頂,小女孩住在里面。可見主人非常重視家庭,對這個家賦予了足夠的愛意。看上去這是原生家庭。不過從38歲的年齡與小女孩的差距來看有些反差。似乎案主對原生家庭尤其是母愛過份期待與依賴。而門窗雖開,門前卻沒有路。母親近在咫尺卻似乎又不是那么容易等到。以年齡來看,感覺案主在與母親的關系上心理年齡不成熟。
人:再來看畫中兩個人物吧。扎辮子的小女孩等媽媽買水果歸來,翹首以待。刻意描繪的年輕媽媽正身側面向家的方向。可能在案主作為小女孩的成長中媽媽這個重要角色沒有給到足夠的愛嗎?還是案主記憶中的難忘瞬間?而從案主年齡來看,這個畫面與未來似乎不符,顯得有些幼稚或退行。這需要向案主進一步求證。
樹:
樹在右側,是對未來的期待。樹冠比較大,輪廓清晰,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沒有攻擊性。樹干不連續(xù),是否在成長有什么經(jīng)歷心靈上或者受傷嗎,是否與原生家庭母親有關,這需要進一步求證。有樹根,爪狀,似乎想要控制到什么更有安全感。
3.總結
案主性格偏外向,感性和理性相混合。做事比較利落。對原生家庭有特殊的情感依賴,對未來有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