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常自己生豆芽吃,說豆芽營養高,那么大年紀還要每天早晚洗豆換水,太麻煩,于是在網上給他們郵了臺豆芽機,三天就能收獲粗壯的豆芽,老媽很高興。周末我去看他們,不知怎么就從豆芽說到了芽苗菜,想起從前好像看到過一個用A4紙種菜的視頻。在網上一查,還真有這樣的工具,于是就郵了四個種菜盤和十幾樣種子。打算和老媽一人一半,開始種芽苗菜。
老媽那邊收到菜盤就開始種了,還給我發了一張長勢喜人的空心菜的照片,那嫩綠的一盤真是可愛。
? ? 取回菜盤后,我也立馬實踐,選了容易生長的紅蘿卜,種子用水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把這些種子撈出平鋪到種菜盤里,蓋上蓋子。之后就是每天的早中晚用小噴壺向種子表面噴點水,非常的簡單方便。
?????
? ? 觀察芽苗的生長也是一件樂事,每天早上起來一定要掀開蓋子看一看長勢。
第二天出芽,第三天,就開始長綠葉了,可是種子的根上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白白的小絨毛?難道是水分太大發霉了?網上查了下,有的說那些小白毛是為芽苗菜成長提供養份的,也有的說那就是芽苗菜的根須,這才稍微放了心。
第四天,小苗長大了很多,無意中用手觸摸了下根部,竟然好熱,會不會把菜苗燒死呢?趕緊人工散熱,熱散完了才想起來,蓋子起保溫的作用,就如大棚一樣,熱點應該是沒問題的。可是,錯誤已經做成了,只能任其發展了。
第五天,小苗子已經長到了4、5厘米長了,蓋子都快被頂起來了,把芽苗放在散光處,見見陽光,盤子里一片繁榮景象。
第六天,已是滿滿一菜盤了,但卻有些高低不齊,這才發現種子撒多了,苗太纖細,思量一下還是收割吧,再長可能也沒有空間了。
用剪頭沿著底盤開剪!滿滿一盤子!
撿一根放進嘴里嘗嘗,嗯,很辣,是正宗的蘿卜苗的味道。找個好看的盤子裝上,粉嫩莖,綠油油的葉,很是可愛。先拍張照片,然后這盤送給鄰居尉姐嘗嘗鮮。
怎么吃呢,是像飯店一樣加上醋和糖涼拌,還是吊湯?先生說太辣,做湯吧,正好配饅頭。
兩天后又試種了一盤秋葵,原本秋葵是不喜水的,可我卻一直以為它是麻豌豆,由于澆水太勤,種子爛掉了不少,準備氣溫升高后再重種一盤。
因為在朋友圈發了幾張照片,已經退休好幾年,久不聯系的楊姐,突然給我發來微信,問種菜盤在哪能買到?她說也想種點,有趣還能吃,比養花好,每天澆幾遍水就行,還有個小盼頭。
單位也有幾個同事想種,候老師還讓我幫她拍了種菜工具(四個菜盤十樣種子),說是帶出翟姐的一份。
陽臺種菜的樂趣是:閑暇之余,滿足一份好奇心,收獲的不僅是綠色健康的蔬菜,還有一份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