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這封被廣大網(wǎng)友贊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的十字辭職信紅遍大江南北。
短短的十個字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周游世界的夢。有的人已經(jīng)實(shí)現(xiàn)了,有的人還在為此拼搏著。我們總想著飛出去,去穿越沙漠五十度,去征服高山三千丈,去探索海底兩萬里……
心里有著目標(biāo),總是好的。
但是在這里,我想說的是――世界那么大,常回家看看。
首先,我想說一個故事。
2000年,女孩出生了。她是早產(chǎn)兒,只有七個月,小小的一團(tuán),她的外婆話來說就是,像一只紅彤彤的貓崽子,巴掌大的模樣,看著可讓人心疼了。
2000~2004年,女孩一直都是由外婆撫養(yǎng)的,爸媽在外打拼。她身體很好,不似一般早產(chǎn)兒的體弱多病。媽媽沒有奶水,她是被外婆的米粉養(yǎng)大的。
2006年,爸媽把她從外婆那里接走了。爸媽怕她白天走時哭鬧,在半夜趁她熟睡就將她帶走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她找不到外婆啦,哭鬧了一整天,嗓子都哭啞了。外婆后來聽說了,心疼得喲。這兩年里,逢年過節(jié)的爸媽都會帶著她回外婆家,她喜歡過節(jié)。
2006~2010年,她和爸媽來到了幾千里外的奶奶家。這四年里,她沒回過外婆家了,過年過節(jié)也沒有。小孩子時間一久,總會忘記些東西的。她忘了外婆家的方言啦,她忘了外婆長什么樣啦,她忘了外婆炒的蛋炒飯的味道啦……和外婆打電話的時候只會“嗯,啊,哦,好,昂”了。
2010年,她十歲生日,外婆來了。小孩子的十歲生日好像很重要,生日那天來了好多人,最重要的是,外婆也來啦。外婆老啦,老了很多。住了三天兩晚,外婆要走了。她舍不得,外婆還是她最親的外婆。外婆終究是走了,幫她摘得小紅花三天后也枯萎了。
2013年,過年了啊,她終于回去了。她早已忘記了回外婆家的路,這里的一朵小花兒,一塊石子兒,一口水井……都能觸動她內(nèi)心最為柔軟的地方。物已是,人也非,情猶在。她在這里住了半個月,又匆匆離去。如果她能夠預(yù)知未來,她一定會再住一會兒,再和外婆更近一點(diǎn),讓外婆牢牢的記住她。
2015年,暑假,時隔兩年她再次來到那個溫柔的地方。在這里度過了心痛,后悔,珍惜的兩個月。在這兩個月里,每天都在重復(fù)著相同的對話。
“外婆,你知道我是誰不?”
“我知道,你是對面鄰居的小孩。”
“外婆,我是你的外孫女啊,記住喔。”
“外婆外婆,我是誰啊?”
“你是老楊家的孫女兒!”
“外婆,我是你的外孫女啊,記住喔。”
“外婆我問你啊,我是誰呢?”
“你是小伯的小女兒,對吧!”
“外婆,我是你的外孫女啊,記住喔!”
…………
阿爾玆海默癥,我們平常說的老年癡呆癥,是一種可怕的病。疼的不是患者的身,而是親人的心。它毫無聲息的接近你,然后溫和的一口一口的吞食你的記憶。好的壞的,喜的悲的它都吃,讓人每時每刻都活在一片茫然之中。
外婆像個孩子,愛玩水,喜歡將東西藏起來,精力充沛晚上一兩點(diǎn)還在客廳走來走去。說她訓(xùn)她罵她都沒用,她不記得。在那段時間里外婆成了她的“老小孩”,她幫外婆洗澡洗頭發(fā)洗衣服,哄外婆睡覺,24小時守在外婆的旁邊怕她亂跑。外婆為她做過的事,她都要做一遍。
2016年,現(xiàn)在她十六歲,外婆84歲。今年寒假她準(zhǔn)備回去看看。
每當(dāng)想起外婆茫然懵懂的臉,她很后悔。如果自己經(jīng)常打電話回家和外婆聊聊,如果自己在寒暑假都回去看看,如果自己好好的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是否有所改變,外婆就不會忘了她,她還是外婆最疼的外孫女。
故事中的女孩就是我自己。我還在,外婆還在,故事就永遠(yuǎn)未完待續(xù)。